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兑换(兌換)  拼音:duì huàn
以某种货币换成等值的他种货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随同众人一齐上去,到了店家交货明白,彼此兑换,约有半日光景。」《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慕政开出箱子里的洋钱来,每人拿些,同上街去兑换。」
《国语辞典》:兑换率(兑换率)  拼音:duì huàn lǜ
不同货币之间的币值兑换比率。
《国语辞典》:兑换利益(兑换利益)  拼音:duì huàn lì yì
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国外汇兑的利益。
《國語辭典》:兑换券(兌換券)  拼音:duì huàn quàn
1.古代地方政府或没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以及银号、钱庄、商号为了资金周转或补助市面货币短缺而发行的纸券,可向发行处兑换钞票或硬币。
2.泛指可用以换取物品的凭据。如:「凭本兑换券可换取电影票一张。」
《國語辭典》:对换(對換)  拼音:duì huàn
互相交换。如:「对换信物」、「对换位子」。
《漢語大詞典》:回倒
(1).回旋倾倒。三国志·魏志·徐宣传:“六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
(2).兑换。 元 关汉卿 《争报恩》第一折:“我与你这金釵儿做盘缠,你去那银铺里自回倒,休得嫌多道少。”
《漢語大詞典》:交兑
交换;兑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众舟鳞次溪中,以上流有 石箭滩 ,重舟不能上下,俱泊此以待交兑者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妇去无几,返言:‘邻舟有商人子,愿出八百。’ 黄 故摇首以难之。未几,復来,便言如命,即请过船交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严管解》:“银有不照数交兑,批有不按限掣获者乎?”
分類:交换兑换
《國語辭典》:磨兑(磨兌)  拼音:mó duì
纠缠。《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公西小端见冉望华把场是非,磨兑到他身上来了,忙道:『惶恐!惶恐!这事小弟也逊谢不敏。』」
分類:纠缠兑换
《國語辭典》:贴水(貼水)  拼音:tiē shuǐ
1.用成色低或价值低的货币,兑换成色高或价值高的货币时所补贴的差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这些烂银,早在广州贴水换了光板银元。」
2.外汇市场将远期外汇汇率低于即期外汇汇率的差额,称为「贴水」。凡购买远期外汇所要支付的国币比买即期外汇少,则表示该种外汇在未来呈贬值的趋势。如美金即期汇率为一美元兑换三十元台币,九十天的远期汇率为一美元兑换二十八元台币,则美金远期外汇呈贴水状态。若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则有升值趋势,称为「升水」。至于远期汇率是升水或贴水,与两国间的信用工具利率差距有直接关系。
《漢語大詞典》:去水
兑换银钱时,对劣质银币打的折扣。参见“ 毛水 ”。
《漢語大詞典》:毛水
(1).谓皮毛表面。 明 沈自晋 《翠屏山》末折:“只见一隻黄狗走过,肥泛得及,毛水亦乾浄。”
(2).妓院仆役。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娼家僕曰毛水。”
(3).旧时兑换金银,因含有杂质而按比率予以扣除的部分。
《國語辭典》:钱引(錢引)  拼音:qián yǐn
宋时通行的纸币。《宋史。卷四○。宁宗本纪四》:「戊申,命四川增印钱引五百万以给军费。」
《漢語大詞典》:东汇(東匯)
(1).向东汇流。书·禹贡:“南入于 江 ,东匯泽为 彭蠡 。”
(2).指我国货币与 日本 货币兑换比例。 茅盾 《子夜》三:“自然他还可以用 日本 干茧,但自从东汇飞涨以后, 日本 干茧进口尽管是免税,划算起来,却也不便宜。”
《漢語大詞典》:升水
旧时在调换票据或兑换货币时,因为比价的不同,比价高的一方应该向另一方收取一定的差额,叫升水。亦指这种应该收取的差额。
《漢語大詞典》:金券
(1).铁券的美称。帝王赐大臣的信物。北史·节义传·尧君素:“朝廷又赐金券,待以不死, 君素 卒无降心。”新唐书·苑君璋传:“ 高祖 遣 鴈门 人 元普 赐金券,会 頡利 亦召之,意犹豫。”金史·熙宗纪:“七月甲午, 回鶻 遣使来贡……丁酉,赐 宗弼 金券。”
(2).能直接兑换黄金的票证。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现时金之流通,几全借纸币或金券,而金之本身,藏诸国库。”
《國語辭典》:便钱(便錢)  拼音:biàn qián
宋开宝年间发行的票券。古时商人行贾各地,携钱不便,故常至朝廷所设的便钱务,申请以钱换券,凭券至各州取钱。凡持券兑换,必须当天给付,因其便利取钱,故称「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