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88,分106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朱光裔(字 公远 )
都颉(字 光远 )
杨天惠(字 佑父、祐父 号 回光、回光居士 )
党光嗣
富光祖
黄葆光(字 元晖、元辉 )
李元亮(字 光禄 )
阎光复
周炜(字 光庭 )
张宇发(字 叔光 )
许光凝(字 嘉谟 )
张邦光
黄觐(字 德光 )
许光疑
其它辞典(续上)
释若讷(号 慧光法师 字 希言 )朱光裔(字 公远 )
都颉(字 光远 )
杨天惠(字 佑父、祐父 号 回光、回光居士 )
党光嗣
富光祖
黄葆光(字 元晖、元辉 )
李元亮(字 光禄 )
阎光复
周炜(字 光庭 )
张宇发(字 叔光 )
许光凝(字 嘉谟 )
张邦光
黄觐(字 德光 )
许光疑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若讷奉旨住上天竺。常领徒千人。大弘三观十乘五重六即之道。其词辩若泻悬河。实为当世四依也。南宋淳熙三年高宗幸上竺寺欲礼大士。讷迎。高宗问曰。朕于大士合拜不合拜。讷对曰。不拜则各自称尊。拜则递相恭敬高宗欣然致拜。又问岁修金光明忏其意为何。讷曰。昔佛为梵释四王说金光明三昧。嘱其护国护人。后世祖师立为忏法。令僧每于岁旦奉行其法为国祈福。此盛世之典也。上说授讷右街僧录。赐钱即修其道。次年四月八日召讷。领僧五十入内观堂修护国金光明三昧。赐斋罢讷登座说法。上问曰。佛法固妙。安得如许经卷。讷曰。有本者如是。高宗大悦进讷左街僧录。号曰慧光法师。自是岁岁此日入内修举佛事。赐绢帛五十疋。七年八月召讷入内赐斋说法称旨恩宠隆渥加异。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若讷。字希言。嘉兴孙氏子。初依竹庵。次谒證悟于赤城。命首众座下。暨悟化。遂嗣师道。道大弘。乾道三年。孝宗幸上竺。展敬大士。师接候称旨。授右街僧录。因诏。于山中建十六观堂。仍仿其制。作堂于大内。即诏师领徒五十人。于四月八日。入内观堂。修金光护国法。上问曰。佛法固妙。安得如许经卷。师曰。有本者如是。上然之。进左街僧录。九年。召对选德殿。问大士历代灵迹。及法华经旨。上曰。最初得师。发明此事。遂以圆觉悟得法门。譬如著棋。胜负既分。不但并去棋子。棋盘亦须一时并去。师曰。并去者。亦不可得。上曰。宗说俱通。其师之谓。有诏令讲圆觉。至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处。师曰。心本无形。因尘有相。尘灭心灭。真心湛然。上手书其语。以赐。又问金刚之义答皆称旨。上曰。朕日读此经。今更命众。合诵三万卷。乃降劄云。平昔以来。所食禽鱼之类。伤害为多。今仗般若。为除此过。庶使群生。俱承解脱。时沂王尚幼。上召师入禁中。为王说法摩顶。因以疾乞閒。上曰。且赐地筑室更数年。彼此作閒人。水边石上。共说无生。淳熙十一年。退处兴福。特授两街都僧录。时光宗在东宫。书归隐之扁。赐之。仍制赞以称其德。及上退养重华宫。召注金刚经。肩舆登殿。止宿殿庐。注成以进。上披览。益有省发。绍兴二年十月旦。谓侍人曰。吾宗通法华。宜以此终。乃集众修法华忏。取道具进两宫。端坐而化。寿八十二。塔于正寝。赐宗教广慈法师普炤之塔。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若讷,住上天竺,常领徒千人,大宏三观十乘五重六即之道。其词辩若泻悬河,实为当世四依也。南宋淳熙三年,高宗临幸,欲礼大士,讷出迎,高宗问曰:“朕于大士礼得拜否?”讷对曰:“不拜则各自称尊,拜则递相恭敬。”高宗欣然致拜。又问:“岁修金光明忏,其意为何?”讷言:“昔佛为梵释四王说金光明三昧,嘱其护国护人,后世祖师立为忏法,今僧每于岁旦奉行其法,为国祈福。此盛世之典也。”上说,授讷右街僧录,赐钱即脩其道。次年四月八日,召讷领僧五十入内观堂,脩护国金光明三昧,赐斋罢,讷登座说法,上问曰:“佛法固妙,安得如许经卷?”讷曰:“有本者如是。”高宗大悦,进讷左街僧录,号曰“慧光法师”。自是每岁此日入内脩举佛事,赐绢帛五十疋。七年八月,召讷入内,赐斋,说法称旨,恩宠有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光远。官至司农少卿。初家贫而笃于学,哲宗元祐间闲居时为《七谈》,以述鄱阳人物山川之胜,辞艳而意远。全宋诗
都颉,字光远,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官至司农少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郫县人,字佑父,号回光。幼尝作歌行数十篇,为时人惊叹。神宗元丰间进士。摄邛州学官。徽宗时上书言事,后入元祐党籍。有文集。全宋诗
杨天惠,字佑父,自号回光居士,郫县(今属四川)人。神宗元丰进士。曾知彰明县。哲宗元符年间应诏上书,后入崇宁党籍(《舆地纪胜》卷一五四)。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为权彭山丞。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二五三一
杨天惠,字祐父,自号回光居士,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徙于郫。幼警敏,登元丰进士第,以儒学称。摄邛州学官,元符二年补彰明县令。元符末应诏上书,入崇宁党籍。著有《三国人物论》三卷、文集六十卷。见所作《彰明遗事》,以及《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宋史·艺文志》二、七,费著《杨氏族谱》(《全蜀艺文志》卷五四)。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元年(1102)任宜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二
富光祖,崇宁中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黟县人,字元晖,一作元辉。哲宗元祐间试吏部,赐进士出身。以从使高丽得官。累迁监察御史、左司谏,始莅职,即言三省十大弊病,请革去一切,徽宗命厘正之,由是忤蔡京,徙为符宝郎。政和七年复为侍御史。时蔡京当国,举朝结舌,葆光独力劾之,京中以他事,谪昭州安置。京致仕,召为职方员外郎。宣和四年,出守处州。加直秘阁。善论事,为文切理,不为横议所移,时颇推重。卒年五十八。全宋诗
黄葆光(一○六七~一一二四),字元晖,黟县(今属安徽)人。徽宗崇宁中从使高丽,补将仕郎。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吏部铨试优等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五),调齐州司理参军。三年,召为太学博士,迁校书郎、监察御史、左司谏,因触犯蔡京,徙符宝郎。翌年擢侍御史。政和末,因上书再忤蔡京,贬知立山县,未几即昭州安置。京致仕,召为职方员外郎。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处州,阅二岁,除直秘阁,卒,年五十八。《东都事略》卷一○五、《新安志》卷七、《宋史》卷三四八有传。全宋文·卷二九六三
黄葆光(一○六七——一一二四),字元晖(一作辉),徽州黟县(今安徽黟县)人。四试礼部不第,以从使高丽得官。政和元年,试吏部铨第一,赐进士出身,调齐州司理参军。三年,召除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校书郎,擢监察御史、左司谏。七年,拜侍御史。言事切直,尤力攻蔡京专制,坐贬知昭州立山县,又谪昭州安置。宣和二年,令自便。寻以职方员外郎召,未至,复主管江州太平观。四年,知处州,有政绩。六年,除直秘阁、再任。卒,年五十八。《宋史》卷三四八有传,又见《东都事略》卷一○五,淳熙《新安志》卷七。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观元年(1107)任登州知州。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张祖良子。字叔光。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历监炒造丹粉所、都官员外郎,仕至徽猷阁待制。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五年(1106)任苏州知州。政和七年(1117)任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