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88,分106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朱光普(字 东美 )
邹葆光
饶光辅
赵光嗣
甄栖真(字 道渊 号 神光子 )
裴光元
李光秀
徐陟(字 光明、公用、公明 )
李德明( 阿移 西平王 光圣皇帝 庙号 太宗 )
郑荣(字 光远 )
詹茂光妻
徐光
曹皇后( 慈圣光献 )
司马光(别称 涑水翁 字 君实 文正 号 迂夫、迂叟 世称 涑水先生 )
其它辞典(续上)
周光岳朱光普(字 东美 )
邹葆光
饶光辅
赵光嗣
甄栖真(字 道渊 号 神光子 )
裴光元
李光秀
徐陟(字 光明、公用、公明 )
李德明( 阿移 西平王 光圣皇帝 庙号 太宗 )
郑荣(字 光远 )
詹茂光妻
徐光
曹皇后( 慈圣光献 )
司马光(别称 涑水翁 字 君实 文正 号 迂夫、迂叟 世称 涑水先生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东美。南渡后补入画院。善画村田故实,亦善山水。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咸平五年(1002)任泰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 【介绍】: 宋单州单父人,字道渊,号神光子。博涉经传,长于诗赋,应举不第,遂读道家书以自娱。后入京师建隆观为道士。周历四方,以药术济人,不取其报。真宗大中祥符中寓居晋州。后自甃殡室,绝食一月而卒。尝与隐人海蟾子以诗往还。有论养生术书曰《还金篇》。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德四年(1007)任宣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七
李光秀,真宗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光明,一字公用。少有文名。真宗大中祥符进士。累官以朝奉郎判永州。尝作《白马谣》励守边者。全宋诗
徐陟,字公明,浦城(今属福建)人。年未冠,孙何上其奏议五十卷,召试,会有家难,不赴。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一五)。仁宗天圣间以朝奉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判永州军事(清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七一《艺文志》一七、卷二一○《金石》一三)。全宋文·卷三二八
徐陟,字光明,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大中祥符二年进士及第,天圣中,以朝奉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永州军事判官。见雍正《福建通志》卷四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2—1032 【介绍】: 宋党项人,即赵德明,小字阿移。李继迁子。嗣位后对宋、辽保持和好关系。宋真宗景德元年奉表附宋,封西平王。大中祥符三年(辽统和二十八年),又受辽册为夏国王。筑兴州城为都,逐步兼并河西走廊,奠定西夏立国基础。在位二十七年卒。西夏建国,追谥光圣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睦州寿昌人,字光远。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仁宗天圣初奉使契丹,严毅威重,契丹敬惮。授崇宁令,后知西安,廉能才干,深得民心。卒于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荆门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6—1079 【介绍】: 宋仁宗后。真定灵寿人。曹彬孙女。明道二年郭皇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册为皇后。庆历八年,宫中卫卒乱,后遣宦侍平之。英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帝感疾,请权同处分军国事。次年帝疾愈,即还政。神宗立,尊为太皇太后。王安石当国,后乘间语帝不宜轻改祖宗法度。帝曾有意于燕蓟,后戒勿轻举。苏轼以诗得罪下狱,后援仁宗语救之。卒谥慈圣光献。全宋文·卷一○五一
曹皇后(一○一六——一○七九),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曹彬孙女。明道二年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英宗入为嗣子,后赞策居多,及英宗即位(嘉祐八年),尊为皇太后。神宗立,尊太皇太后,宫名庆寿。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白书。王安石当国,语神宗曰,祖宗法度,不宜轻改。又救苏轼于狱中。元丰二年冬卒,谥慈圣光献。见《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86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君实。司马池子。少聪颖好学,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复为翰林兼侍读学士。极力反对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因出知永兴军。神宗熙宁四年,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修史书,绝口不论时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起为门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复旧制。在相位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初编撰战国至秦二世历史为《通志》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成书。另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全宋诗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为并州通判。召还为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为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著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为底本,参校清乾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为一卷。词学图录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存词三首,见《苕溪渔隐丛话》及《阳春白雪》。全宋文·卷一一七二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宝元元年登进士甲科。历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累迁开封府推官,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时仁宗未立嗣,数上疏谏言。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判吏部流内铨。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除御史中丞,权知审官院。王安石行新政,光持异议,与安石数论辩于帝前。由是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凡十五年。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召为门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力废新政。是年九月卒,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文集八十卷,《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卷,《考异》三十卷,《通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涑水纪闻》十卷等,并注释《易》、《孝经》、《老子》、《法言》、《太玄》等。见苏轼《司马文正公光行状》(《东坡集》卷三六),《宋史》卷三三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