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荣誉(榮譽)  拼音:róng yù
1.光荣的名誉。《抱朴子。外篇。行品》:「闻荣誉而不欢,遭忧难而不变者,审人也。」唐。常建〈渔浦〉诗:「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2.只是一种头衔,不是实际上的。如:「荣誉博士」。
《漢語大詞典》:荣典(榮典)
光荣的恩典。 张难先 《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都督依法律给与勋章及其他荣典。” 刘大白 《小鸟之群》诗:“如果枷锁镣铐是一种荣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骄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分類:光荣恩典
《漢語大詞典》:荣寄(榮寄)
光荣的寄托。指重任。 唐 皎然 《赠李中丞洪》诗:“深沉閫外略,奕世当荣寄。”
《漢語大詞典》:荣耻(榮恥)
光荣与耻辱。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防禁。”
分類:光荣耻辱
《漢語大詞典》:荣称(榮稱)
光荣的称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巴图鲁’译言好汉……亲藩储贰之贵,尚必从事边垂,武功懋著,始享此三字荣称。”
分類:光荣
《國語辭典》:做好看  拼音:zuò hǎo kàn
做面子、增光彩。《水浒传》第四四回:「这都是别人与我做好看的,怎么是诈得百姓的?」也作「做面皮」。
分類:增添光荣
《漢語大詞典》:荣退
光荣退职。例如:他五十多岁就已荣退。
分類:光荣退职
《漢語大詞典》:荣转(榮轉)
谓光荣升迁。宋书·武帝纪中:“文武劳满未蒙荣转者,便随班序报。”
《漢語大詞典》:炯迹
光荣的行状。 南朝 宋 鲍照 《解褐谢侍郎表》:“臣孤门贱生,操无炯迹。”
分類:光荣行状
《漢語大詞典》:战斗英雄(戰鬭英雄)
我国授予在对敌作战中立下卓著功勋的优秀人物的一种光荣称号。 毛泽东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出席和列席人员中包括了许多为人民所公认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模范工作者。” 魏巍 《祝贺》:“有一天,我骑着一匹黑马到某地去,饲养员告诉我,这就是老战斗英雄、团长 邓仕均 同志生前骑的那匹黑马。”
《国语辞典》:虽败犹荣(虽败犹荣)  拼音:suī bài yóu róng
即使失败,仍然光荣。如:「只要能坚守运动家的精神,虽败犹荣。」
《国语辞典》:死重泰山  拼音:sǐ zhòng tài shān
比喻死得光荣、有意义。《东周列国志》第一七回:「不畏强禦,忠肝沥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
《国语辞典》:荣誉市民(荣誉市民)  拼音:róng yù shì mín
名誉上的市民,为一市对本国或外国的杰出人物所赠予的一种光荣的名义,如民国六十六年驾机起义来归的范园焱义士被推举为台南市的荣誉市民。
《国语辞典》:光耀门楣(光耀门楣)  拼音:guāng yào mén méi
光彩照耀家门,使家人觉得光荣。如:「我们要做个有出息的人,来日才能光耀门楣。」
《国语辞典》:光耀门闾(光耀门闾)  拼音:guāng yào mén lǘ
光荣显耀家门里闾。《西游记》第九回:「倘得一官半职,显亲扬名,封妻荫子,光耀门闾,乃儿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