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炫炫
(1).光耀貌。 汉 扬雄 《太玄·玄文》:“天炫炫出於无畛,熿熿出於无垠。”汉书·叙传下:“炫炫上天,县象著明。” 颜师古 注:“炫炫,光耀之貌。”
(2).迷乱貌。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仰之不极,目炫炫而丧精;登之无阶,心遑遑而失度。”
《漢語大詞典》:煜霅
光耀貌。汉书·叙传上:“游説之徒,风颺电激,并起而救之,其餘猋飞景附,煜霅其间者,盖不可胜载。” 颜师古 注:“煜霅,光貌也。”
《漢語大詞典》:晔煜(曄煜)
(1).声之盛貌。文选·班固〈东都赋〉:“鐘鼓鏗鍧,管絃曄煜。”一本作“ 燁煜 ”。 李善 注:“曄煜,声之盛。”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亲宾盛辉赫,妓乐纷曄煜。”
(2).光耀貌。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之二:“神光曄煜起戈矛,一夕功成赎百忧。”
《漢語大詞典》:霞旆
绚烂光耀的旌旗。 元 贡师泰 《崇真馆醮罢敕画吴宗师像》诗:“海日曈曨照九衢,霓旌霞旆拥高居。”
《漢語大詞典》:炫赫
(1).光耀貌。 清 袁枚 新齐谐·洞庭君留船:“至夜则神灯炫赫,出入波浪中。”
(2).显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人或怪其来迟,则色然曰:‘甫从某王、某公主、某太老府寓中来。’盖非一时势位炫赫者,不肯流诸齿颊也。”
《漢語大詞典》:高曜
高高地放射光耀。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若夫玉绳高曜,分宝历於皇阶;金榜洞开,道璸暉於帝幄。” 唐 孟郊 《寄院中诸公》诗:“月仙有高曜,灵凤无卑栖。”
《漢語大詞典》:贲耀(賁耀)
光耀,荣耀。 清 方履篯 《孙母倪孺人墓志铭》:“郡有价宗,贞媛賁耀,后先百禩,匡植名教。”
分類:光耀荣耀
《漢語大詞典》:龙曜(龍曜)
亦作“ 龙耀 ”。
(1).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神 烛龙 ,张开眼睛,便能使天下光明。亦有谓其驾日、衔珠或烛。后因以“龙曜”指日光。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潺陵》:“威仰弛苍郊,龙曜表皇隰。”
(2).指光耀、光辉。《全唐诗》卷八六四载《霅溪夜宴诗》:“珠光龙耀火燑燑,夜接朝云宴渚宫。”参见“ 烛龙 ”。
(3).胆神名。道教以为五脏俱有神。黄庭内景经·心神章:“胆神 龙曜 字 威明 。” 梁丘子 注:“胆色青黄,故曰 龙曜 ;主於勇捍,故曰 威明 。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者也。”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身体·胆神图说:“神名 龙耀 ,字 威明 。”
《國語辭典》:烛龙(燭龍)  拼音:zhú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2.借指太阳。唐。李邕〈日赋〉:「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明。谢谠《四喜记》第八出:「望长空烛龙燄消,长驱旱魃师碧涛。」
《國語辭典》:眩眩  拼音:xuàn xuàn
光明耀眼的样子。汉。扬雄《法言。问明》:「眩眩乎惟天为聪,惟天为明。」
《漢語大詞典》:轩耀(軒耀,軒燿,軒曜)
轩辕星的光耀。借指后妃。 三国 魏 曹睿 《苦寒行》:“光光我皇祖,轩曜同其荣。”或本作“轩燿”、“轩耀”。《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化自公宫,远被南国。轩曜怀光,素舒佇德。” 李善 注:“《淮南子》曰:‘轩辕者,帝妃之舍。’ 高诱 曰:‘轩辕,星也。’”参见“ 轩辕 ”。
《國語辭典》:轩辕(軒轅)  拼音:xuān yuán
1.高大的辕门。《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
2.黄帝的名号。参见「黄帝」条。
3.复姓。如宋朝有轩辕损。
4.星座名。共十七颗星,在北斗七星的北边。
《漢語大詞典》:晖焕(暉焕)
明亮,光耀。 明 杨慎 《晨雾诗序》:“须臾日出,霞彩暉焕,亦奇观也。”
分類:明亮光耀
《漢語大詞典》:赩奕
犹赫奕。赤色光耀貌。 唐 李为 《日赋》:“青天而白,白云而赤,赩赩奕奕,曾不得定目。” 清 厉鹗 《小吴轩晓望用清远道士韵》诗:“开牖发晨暾,赩奕寄奇翫。”
《漢語大詞典》:耀艳(耀艷)
光耀华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招魂》《大招》,耀艷而深华。”
分類:光耀华艳
《漢語大詞典》:炳辉(炳輝)
光耀貌。 明 张居正 《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公文章功业,炳辉烜赫,皆诸君所亲见。”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望之有形,抚之无迹。南离炳辉,蒸为紫云。”
《漢語大詞典》:震烁(震爍)
亦作“ 震鑠 ”。 震动,光耀。 黄远庸 《弹劾案与新内阁》:“千里来龙,到此结穴,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内阁出现者也。”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且君在 中国 卓有声望,皇上及总理衙门均稔知汝为人,君姓名已震鑠寰球。”《〈聂绀弩杂文集〉自序》:“于是就出了在形式上集本国杂文之大成,而在内容上也反叛了本国杂文中间的封建的东西,而且博览精通了世界文学,吸收了它们的精华来丰富了自己的文章,尤其是以新的杂文震铄一世的 鲁迅 。”
分類:震动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