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奇光异彩(奇光異彩)
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孽海花》第十二回:“向里一望,只见是个窈窕洞房,满室奇光异彩,也不辨是金是玉,是花是绣,但觉眼花繚乱而已。” 华山 《大戈壁之夜》:“只是一到荧光灯下,每一块石头都放射出多么美妙的奇光异彩啊!” 碧野 《彩石斑斓》:“玛瑙红的、翡翠绿的、玫瑰紫的、海蓝的各色斑斓的卵石堆放在一起,在晚霞映照下,闪射着奇光异彩,那样绚丽,那样灿烂。”
《漢語大詞典》:平光光
形容物体平整光亮。 陈世旭 《路漫漫》二:“这就是你进进出出跨了三个月的平光光、硬梆梆、冷冰冰的麻石条门槛么?”
《漢語大詞典》:闪缀(閃綴)
谓光亮物闪闪烁烁,点缀其中。 王统照 《号声》:“在这夏夜的马樱树下,我仰望黑空中闪缀的星光,默默地想着。”
分類:光亮点缀
《國語辭典》:闪亮(閃亮)  拼音:shǎn liàng
闪闪发光。如:「闪亮的钻石,令人目不暇给。」
《漢語大詞典》:闪霍霍(閃霍霍)
光亮闪闪。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三折:“元帅闪霍霍刀晃动银盖朱缨。”
分類:光亮
《國語辭典》:交相辉映(交相輝映)  拼音:jiāo xiāng huī yìng
各种光彩相互照耀。如:「入夜后的台北,霓虹闪烁,交相辉映。」
《國語辭典》:精晃晃  拼音:jīng huǎng huǎng
形容非常光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如今见他拿出精晃晃白银来做用钱,方知是实。」
分類:容光光亮
《漢語大詞典》:明明赫赫
语出诗·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天上之日月风雷、雨雪寒暑,明明赫赫,不可胜述矣。”
《國語辭典》:明亮亮  拼音:míng liàng liàng
光亮的样子、直接地。《红楼梦》第六六回:「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云岫这东西,不给他两句,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虫呢!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漢語大詞典》:明光烁亮(明光爍亮)
光亮耀眼。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牛小水 他们往他俩身上一搜,马上把那两卷票子,两个宝石戒指,一条明光烁亮的金链子搜了出来。”亦作“ 明光錚亮 ”、“ 明光鋥亮 ”。 西虹 《家》:“窗户上的大玻璃明光铮亮。”《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他用棉丝把自行车的大梁、挡泥板、链套、瓦圈以及每一根幅条都仔细地擦拭一遍,又站在一旁端详一会儿,确信自行车已经明光锃亮,纤尘不染,才古怪地嘘一口长气。”
分類:光亮耀眼
《漢語大詞典》:明光瓦亮
形容明亮,光亮。例如:新建的教学楼明光瓦亮。
分類:明亮光亮
《國語辭典》:目光如炬  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1.形容人怒视。《周书。卷一二。列传。齐炀王宪》:「宪辞色不挠,固自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相质。」《南史。卷一五。列传。檀道济》:「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2.形容目光有神。《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中间坐著一位神道,面阔尺馀,须髯满颏,目光如炬,肩臂摇动,像个活的一般。」
3.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如:「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光如炬,凡事都有独到之见解。」
《漢語大詞典》:密鳞鳞(密鱗鱗)
形容稠密而光亮。《英烈传》第九回:“头顶一个晃朗朗金盔,身披一领密鳞鳞银鎧。”
分類:稠密光亮
《漢語大詞典》:亮闪闪(亮閃閃)
形容光亮四射。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几十对红字夹黑字写有官衔的很大很圆的吊灯笼和手提的四方扁灯笼,亮闪闪地照耀着挂在这大堂门外一对几尺长‘考试重地’‘禁止喧哗’八个大字的‘虎头牌’。” 沙汀 《卢家秀》:“ 卢家秀 不响了,一对大眼睛亮闪闪的,直瞪着前面出神,她显然很激动,但是她的神色是愉快的。”
《漢語大詞典》:亮莹莹(亮瑩瑩)
形容光亮透明。 马少波 《悉尼湖上》:“月亮圆得很,也亮得很,投下来的倒影,在湖面上映出一片亮莹莹的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