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感生帝
古代认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因称其祖所感生之帝为“感生帝”。亦省作“ 感帝 ”、“ 感生 ”。周书·武帝纪上:“甲寅,祠感生帝於南郊。”北史·周纪下·武帝作“感帝”。隋书·高祖纪下:“壬子,亲祀感帝。”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杂说:“五行之帝,居太微中,受命之君,必感其精气而生。东方木帝曰 灵威仰 ,西方金帝曰 白招拒 ,北方水帝曰 叶光纪 ,南方火帝曰 赤熛怒 ,中央土帝曰 含枢纽 。故以木德受命有天下者则祭 灵威仰 ,金德受命有天下者则祭 白招拒 ,水德则祭 叶光纪 ,火德则祭 赤熛怒 ,土德则祭 含枢纽 。谓之感生帝。”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感生帝》:“ 乾德 初,用博士 聂崇义 之言,以 赤帝 为感生,每岁正月祠,用坛。”参阅《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汉 郑玄 注。
《漢語大詞典》:妣祖
先妣和先祖。《诗·小雅·斯干》:“似续妣祖,筑室百堵。” 郑玄 笺:“妣,先妣 姜嫄 也;祖,先祖也。” 汉 王粲 《太庙颂》:“昭大孝,衎妣祖。念武功,收纯祜。”
分類:先祖
《漢語大詞典》:修鱼
见“脩鱼”。
(1).地名。在今河南原武县东。 2.复姓。秦之先祖有修鱼氏。见《史记。秦本记》。
《漢語大詞典》:脩鱼(脩魚)
(1).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县 东。史记·韩世家:“十六年, 秦 败我 脩鱼 。”
(2).复姓。 秦 之先祖有 脩鱼 氏。见史记·秦本记
《漢語大詞典》:承守
谓继承守护先祖的家业。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穆叔 曰:‘ 伯有 无戾於 郑 , 郑 必有大咎,敬,民之主也,而弃之,何以承守?’” 杜预 注:“言无以承先祖,守其家。”
《漢語大詞典》:配郊
古于郊外祭祀天地时,以先祖配祭。 王闿运 《李仁元传》:“ 宣宗 弃羣臣,遗詔命后世毋奉配郊。”
《国语辞典》:糁盆(糁盆)  拼音:sǎn pén
中国传统岁时民俗。旧俗于除夕祭祀先祖及百神时,焚烧松柴以送神的火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初如萤火,次若灯火。千条蜡烛燄难当,万座糁盆敌不住。」也作「籸盆」。
《漢語大詞典》:脩鱼(脩魚)
(1).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县 东。史记·韩世家:“十六年, 秦 败我 脩鱼 。”
(2).复姓。 秦 之先祖有 脩鱼 氏。见史记·秦本记
《漢語大詞典》:袭荫(襲廕)
见“ 袭荫 ”。
封建时代,子孙承继先祖的官位爵号。
《漢語大詞典》:祔主
以死者神位附祭于先祖。新唐书·朱子奢传:“ 高祖 崩,将祔主于庙。”参阅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祔
《国语辞典》:龙城飞将(龙城飞将)  拼音: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龙城,汉代匈奴诸长集会,祭祀先祖、天地、鬼神的地方。「龙城飞将」指威震匈奴,被称为「飞将军」的汉代名将李广。参见「李广」条。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漢語大詞典》:祔藏
为附祭而存放(先祖的神位)。宋史·礼志十:“吏部尚书兼侍读 郑侨 等言:‘ 僖祖 当用 唐兴圣 之制,立为别庙, 顺祖 、 翼祖 、 宣祖 之主皆祔藏焉。’”
《漢語大詞典》: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
《國語辭典》:霜露之思  拼音:shuāng lù zhī sī
语本《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汉。郑玄。注:「感时念亲也。」后以霜露之思表示对父母的哀思。元。高明《琵琶记。旌表》:「风木之情何深,允为教化之本;霜露之思既极,宜沾雨露之恩。」
《漢語大詞典》:礼三本(禮三本)
谓天地、先祖、君师为礼之三本。本,根本。大戴礼记·礼三本:“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分類:天地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