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配享  拼音:pèi xiǎng
贤人或有功于国家文化的人,附祀于庙,同受祭飨。如天子为崇扬他的先祖,使与天同享;又旧时祭孔时,附祀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及历代以功臣祔祭在帝王祖庙里等是。也作「配飨」。
《國語辭典》:造父  拼音:zào fǔ
1.人名。生卒年不详。周穆王时善御的人,王使造父御,西游忘返。及徐偃王反,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自此为赵氏。
2.星官名,由五颗星组成,属危宿,在西方的仙王座中。《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也称为「司马」、「伯乐」。
《漢語大詞典》:严配(嚴配)
谓祭天时以先祖配享。语本孝经·圣治:“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 南朝 梁 王屮《头陀寺碑文》:“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服。”《隋书·炀帝纪上》:“朕获奉祖宗,钦承景业,永惟严配,思隆大典。” 宋 王禹偁 《谢加上柱国表》:“今者伏遇皇帝陛下,躬修禋祀,严配祖宗,率由旧章。”
《漢語大詞典》:宗祖
即祖宗,先祖。礼记·祭法:“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其餘不变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应中贤良科举,是 杜如晦 的重孙,英烈超宗祖,开六钧弓,閲八阵法,读五车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况久席古宗祖之光荣,尝首出周围之下国,暮气之作,每不自知,自用而愚,污如死海。”
分類:祖宗先祖
《漢語大詞典》:升祔
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四:“伏请升祔太庙,以时配享。”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今皇帝 嘉庆 四年, 高宗 升祔礼成,覃恩海内。”清史稿·宣宗纪一:“戊寅, 仁宗睿皇帝 、 孝淑睿皇后 升袝太庙。己卯,以升祔礼成,颁詔天下,覃恩有差。”
分類:祖庙先祖
《漢語大詞典》:三本
(1).三个根本。礼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师。荀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明主贤君必於其信,是故肃慎三本。” 凌曙 注引《大戴礼》:“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祀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2).三个根本。治国之三本。指德、功、能。管子·立政:“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
(3).古时内府藏书,图籍各备正本、副本、贮本,合称三本。北史·刑邵传:“ 炎汉 勃兴,更修儒术。故 西京 有六学之义, 东都 有三本之盛。”新唐书·百官志二:“祕书郎三人,从六品上。掌四部图籍。以甲乙丙丁为部,皆有三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贮。凡课写功程,皆分判。”
(4).三个本源。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于是赋有三本:其一承,其次拟《荀》,其次宗《楚》。”
《漢語大詞典》:法祖
(1).教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 林清 ﹞遂为彼教所推,尊为法祖。”
(2).效法先祖。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亦可覘圣主之勤於法祖也。”
《漢語大詞典》:神保
对先祖神灵的美称。犹皇尸。《诗·小雅·楚茨》:“先祖是皇,神保是饗。” 朱熹 集传:“神保,盖尸之嘉号。《楚辞》所谓灵保,亦以巫降神之称也。”尸,代神灵受祭祀的人。《宋史·乐志十二》:“神保聿归,敢以辞致。”参见“ 皇尸 ”。
《漢語大詞典》:皇尸
对君尸的敬称。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称“尸”。《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 朱熹 集传:“皇尸者,尊称之也。”礼记·祭统:“率其羣臣,以乐皇尸。” 郑玄 注:“皇,君也;言君尸之尊者。”《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舞辞》:“儼皇尸,列虞宾。” 清 龚自珍 《〈怀宁王氏族谱〉序》:“古者祭礼,嘏传皇尸之命。”
《國語辭典》:支子  拼音:zhī zǐ
1.嫡长子以外的嫡子及庶子。《礼记。曲礼下》:「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国语。越语上》:「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2.栀子的别名。参见「栀子」条。唐。韩愈〈山石〉诗:「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漢語大詞典》:帝祖
天帝和先祖。《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夤威寳命,严恭帝祖。” 李善 注:“帝,上帝;祖,先祖也。” 南朝 齐 谢朓 《齐雩祭歌》:“张盛乐,奏云儛,集五精,延帝祖。”
分類:天帝先祖
《漢語大詞典》:虞祔
指虞祭与袝祭。虞为葬后之祭,袝为合于先祖庙之祭。礼记·杂记下:“朋友,虞祔而退。”《周礼·天官·庖人》“共丧纪之庶羞” 汉 郑玄 注:“丧纪,丧事之祭,谓虞祔也。”《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伏以山陵贞兆,良吉有期,虞祔之仪,式资配享。”
《漢語大詞典》:孔鼎
正考父 庙之鼎。 正考父 系 孔子 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 正考父 佐 戴 、 武 、 宣 ,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 杜预 注:“ 考父 庙之鼎。”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宋 欧阳修 《集古录目序》:“ 汤 盘, 孔 鼎, 岐阳 之鼓, 岱山 、 邹邑 、 会稽 之刻石……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
分類:孔子先祖
《漢語大詞典》:祫禘
古代王者祭先祖之大礼。礼记·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王禘:“祫禘云者,据 夏 商 而言,祫禘、祫尝、祫烝,谓随之时可并行祫祭。”
《漢語大詞典》:祖统(祖統)
(1).先祖的垂统;遗业。《后汉书·桓谭传》:“今圣朝兴復祖统,为人臣主,而四方盗贼未尽归伏者,此权谋未得也。”
(2).指一姓嫡传统系。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不继祖与祢解:“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此正明适子之适,身承祖统,故特为之重服。”
《漢語大詞典》:蜡腊(蜡臘)
岁终祭祀。蜡为祭百神,腊为祭先祖,同为 周 代十二月的祭礼。后汉书·礼仪志中“劳农大享腊” 刘昭 注引 秦静 曰:“古礼,出行有祖祭,岁终有蜡腊。” 清 顾炎武 《答再从兄书》:“孰使我岁时蜡腊,伏地悲哀,家人相对,含酸饮泣,叫天而苍苍不闻,呼父而冥冥莫晓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