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充当
充饱
上充
充边
充美
充仞
滥充
充衢
折充
充事
轮充
回充
充欲
充箱
充堂
《國語辭典》:充当(充當)  拼音:chōng dāng
担任职事或取得某种身分。《儒林外史》第一八回:「衙门巡商,从来没有生、监充当的!」《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近年在上海制造局充当文案,因总办极为倚重,新近又兼了收支一席,馆况极佳。」
《漢語大詞典》:充饱(充飽)
犹言喂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谚云:‘羸牛劣马寒食下。’务在充饱调适而已。”
《骈字类编》:上充
元 杨载 橘中篇 上充国家赋,下贻篚筥谋。
分类:上充
《漢語大詞典》:充边(充邊)
犹充军。《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忆昔 道光 廿二年, 杕文忠 禁吸洋烟;烧尽 英 烟二千万,议和赔价罪充边。”参见“ 充军 ”。
分類:充军
《國語辭典》:充军(充軍)  拼音:chōng jūn
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充军罪。」《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
《漢語大詞典》:充美
(1).谓覆盖服色之美。礼记·玉藻:“服之袭也,充美也。” 孔颖达 疏:“谓覆盖裼衣之美。”
(2).发扬圣德。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伏遇某官体仁为任,充美在躬。”
《漢語大詞典》:充仞
犹充满。史记·殷本纪:“﹝ 紂 ﹞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盈衍储邸,充仞郊虞。” 前蜀 杜光庭 《纪道德》:“既鼓铸於乾坤品物,信充仞乎东西南北。”
分類:充满
《漢語大詞典》:滥充(濫充)
“滥竽充数”之省。 指冒充凑数的人。清史稿·选举志一:“学政严加遴选,滥充发回原学。”参见“ 滥竽充数 ”。
《國語辭典》:滥竽充数(濫竽充數)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若只靠著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倖,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
《漢語大詞典》:充衢
塞满大路。形容拥挤。 汉 马融 《广成颂》:“蝡蝡蟫蟫,充衢塞隧。” 晋 孙楚 《登楼赋》:“黎民布野,商旅充衢。”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吴 凉 悬邈,蜂蠆充衢。”
《漢語大詞典》:折充
折合抵数。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八:“今欲罢铸一百万贯,漕司既收铸本五十万贯矣,其餘五十万贯,以内藏紬丝绵止据元价折充。”《元典章·户部四·婚礼》:“婚姻聘财表里头面诸物在内,并不以元宝钞为则,以财畜折充,听若和同,不拘此例。”
分類:折合
《漢語大詞典》:充事
凑合使用。北史·邢邵传:“﹝ 邵 ﹞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劝励》:“﹝ 赵郡王 孝恭 ﹞尝谓所亲:‘吾所居宅,微为壮丽,非吾心也,将卖之,别营一所,粗充事而已。’”
分類:凑合
《国语辞典》:轮充(轮充)  拼音:lún chōng
轮流担任。《福惠全书。卷二一。保甲部。选保甲长》:「至于十家长,旧例,即以第十一家为甲长,或十家轮充。」
分类:轮流担任
《漢語大詞典》:回充
用废物塞满(如回采工作面)
《漢語大詞典》:充欲
满足要求。 隋 王通 中说·礼乐:“ 程元 曰:‘夫子之成也,吾儕慕道久矣,未尝不充欲焉。’” 阮逸 注:“所问道,必充其欲。”
分類:满足要求
《漢語大詞典》:充箱
犹充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録,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軫矣。”
《漢語大詞典》:充堂
犹满堂。文选·陆机〈叹逝赋〉:“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 李善 注:“充满於堂。”《文选·演连珠》之九:“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縈絃所思。”
分類: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