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滥充(濫充)
“滥竽充数”之省。 指冒充凑数的人。清史稿·选举志一:“学政严加遴选,滥充发回原学。”参见“ 滥竽充数 ”。
《國語辭典》:滥竽充数(濫竽充數)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若只靠著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倖,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
《漢語大詞典》:充衢
塞满大路。形容拥挤。 汉 马融 《广成颂》:“蝡蝡蟫蟫,充衢塞隧。” 晋 孙楚 《登楼赋》:“黎民布野,商旅充衢。”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吴 凉 悬邈,蜂蠆充衢。”
《漢語大詞典》:折充
折合抵数。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八:“今欲罢铸一百万贯,漕司既收铸本五十万贯矣,其餘五十万贯,以内藏紬丝绵止据元价折充。”《元典章·户部四·婚礼》:“婚姻聘财表里头面诸物在内,并不以元宝钞为则,以财畜折充,听若和同,不拘此例。”
分類:折合
《漢語大詞典》:充事
凑合使用。北史·邢邵传:“﹝ 邵 ﹞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劝励》:“﹝ 赵郡王 孝恭 ﹞尝谓所亲:‘吾所居宅,微为壮丽,非吾心也,将卖之,别营一所,粗充事而已。’”
分類:凑合
《国语辞典》:轮充(轮充)  拼音:lún chōng
轮流担任。《福惠全书。卷二一。保甲部。选保甲长》:「至于十家长,旧例,即以第十一家为甲长,或十家轮充。」
分类:轮流担任
《漢語大詞典》:回充
用废物塞满(如回采工作面)
《漢語大詞典》:充欲
满足要求。 隋 王通 中说·礼乐:“ 程元 曰:‘夫子之成也,吾儕慕道久矣,未尝不充欲焉。’” 阮逸 注:“所问道,必充其欲。”
分類:满足要求
《漢語大詞典》:充箱
犹充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録,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軫矣。”
《漢語大詞典》:充堂
犹满堂。文选·陆机〈叹逝赋〉:“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 李善 注:“充满於堂。”《文选·演连珠》之九:“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縈絃所思。”
分類:满堂
《漢語大詞典》:充赡(充贍)
谓内容充实。 明 李东阳 《〈黎文僖公集〉序》:“公尝论古人之文,大抵以丰裕、充赡为尚。”
分類:充实
《漢語大詞典》:充车(充車)
满车。喻数量众多。 南朝 梁 僧祐 出三藏记集·杂录序:“书序之繁,充车而被軫矣。”
分類:数量众多
《漢語大詞典》:充博
谓学识广博。 唐 孙棨 《北里志·郑举举》:“ 郑举举 者,居曲中,亦善令章,尝与 絳真 互为席纠,而充博非貌者,但负流品,巧谈谐,亦为诸朝士所眷。”
《分类字锦》:充安
戴表元充安阁赋剡源翁居不能二十楹界其中之后垂蔽之以为阁冬舒其帘夏达其牖温凉晦明时阖辟之以趋便焉人皆不堪其隘且劳而翁居之弥安家无浃辰之储兼金之直而有书一车悉取而陈之阁之四旁坐阅而卧讽之左右纵横充然无不满之处因命之曰充安
分类:
《國語辭典》:充发(充發)  拼音:chōng fā
充军发配。《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是广东一个人充发到陕西边上来。」《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分類:充军发配
《漢語大詞典》:充肥
肥胖,壮实。后汉书·董卓传:“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青“收根”原注:“细剉,和茎饲牛羊。全掷乞猪,并得充肥,亚於大豆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江 ( 江威仪 )素充肥,会暑袒露, 霄 ( 程紫霄 )忽见之,曰:‘僧録琵琶腿。’ 江 曰:‘先生觱篥头。’”
分類:肥胖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