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权充(权充)  拼音:quán chōng
临时替代。如:「奶奶说:『就要这根木头权充拐杖吧!』」
分类:临时替代
《國語辭典》:充裕  拼音:chōng yù
富足丰裕。如:「台湾的物产充裕。」
分類:充裕富足
《國語辭典》:充诎(充詘)  拼音:chōng qū
得意忘形而失去操守。《礼记。儒行》:「儒有不陨穫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
分類:得意忘形
《漢語大詞典》:充穷(充窮)
谓内心悲戚,若有所失。语出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充穷靡寄,孺慕奚凭。”参见“ 充充 ”。
《漢語大詞典》:充充
(1).悲戚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郑玄 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孔颖达 疏:“言亲始死,孝子匍匐而哭之,心形充屈,如急行道极,无所復去,穷急之容也。”
(2).喜悦貌。 唐 沈亚之 《与潞鄜州书》:“ 亚之 纳喜於心,充充焉捶马走僕,忘其劳,失其怠。” 元 揭傒斯 《善馀堂记》:“﹝余﹞及其门,则鷄犬不惊,童僕閒暇,皆充充然有自得之意。”
《漢語大詞典》:充盛
丰润;旺盛。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我几时不见了他,道是流落死亡了,如何得衣服齐楚,容色充盛如此?” 明 方孝孺 《茹荼斋记》:“先受天下之大患,涉天下之至苦,故其志坚凝而不慑,气充盛而不衰。”
《国语辞典》:充作  拼音:chōng zuò
当做、假冒。如:「他拿伪钞充作真钞使用,当场遭人识破。」也作「充为」。
《韵府拾遗 东韵》:李充
隋书高祖纪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马邑
《漢語大詞典》:充摄(充攝)
犹饥饱。管子·内业:“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尹知章 注:“大充,谓过於饱;大摄,谓过於飢;间,犹中也。充摄得中,则和畅而有所成也。”
《漢語大詞典》:充华(充華)
南朝 女官名。宋书·后妃传序:“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凡五职,班亚九嬪。”
分類:女官官名
《國語辭典》:充当(充當)  拼音:chōng dāng
担任职事或取得某种身分。《儒林外史》第一八回:「衙门巡商,从来没有生、监充当的!」《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近年在上海制造局充当文案,因总办极为倚重,新近又兼了收支一席,馆况极佳。」
《漢語大詞典》:充饱(充飽)
犹言喂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谚云:‘羸牛劣马寒食下。’务在充饱调适而已。”
《骈字类编》:上充
元 杨载 橘中篇 上充国家赋,下贻篚筥谋。
分类:上充
《漢語大詞典》:充边(充邊)
犹充军。《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忆昔 道光 廿二年, 杕文忠 禁吸洋烟;烧尽 英 烟二千万,议和赔价罪充边。”参见“ 充军 ”。
分類:充军
《國語辭典》:充军(充軍)  拼音:chōng jūn
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充军罪。」《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
《漢語大詞典》:充美
(1).谓覆盖服色之美。礼记·玉藻:“服之袭也,充美也。” 孔颖达 疏:“谓覆盖裼衣之美。”
(2).发扬圣德。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伏遇某官体仁为任,充美在躬。”
《漢語大詞典》:充仞
犹充满。史记·殷本纪:“﹝ 紂 ﹞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盈衍储邸,充仞郊虞。” 前蜀 杜光庭 《纪道德》:“既鼓铸於乾坤品物,信充仞乎东西南北。”
分類: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