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国人。性至孝。家中藏书甚丰,有阁名万卷。尝与王黼同舍,黼登相位,子充一无所求。仕终朝奉郎。
全宋诗
盛子充,永兴(今湖北阳新)人。家富藏书,有阁曰万卷。少与王黼同舍,黼登相位,无所求,仕止朝奉郎。事见《舆地纪胜》卷三二《江南西路·兴国军·人物》。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彦充,号肯堂,俗姓盛,于潜(今浙江临安县西)人。幼依明空院义堪为师,首参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得法于东林道颜禅师,后住临安净慈寺。为南岳下十七世,东林道颜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彦充号肯堂。杭之于潜盛氏子也。幼即慧性朗然善根内著。生而知有愿脱尘羁。遂依明空院释义堪薙发。五夏学律一钵孤征。径造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后闻僧举东林颜示众曰。我此间别无玄妙。秖有木札羹铁钉饭。一任汝等咬嚼。彦窃喜之直谒陈所见解。东林谓曰。据汝所见处正坐在鉴觉中也。彦尽将从前所得底一时飏下。专注一心精勤参究。一日闻傍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乃默自觉曰。打草秖要蛇惊耳。次日入室东林问。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彦曰。今日捉败这老贼。林曰。达磨大师性命在汝手里也。彦拟开口。蓦然被林拦胸一拳。顿即大悟汗流浃背点首言曰。临济道黄檗佛法无多子。岂虚语哉。呈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林深然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彦充,字肯堂,于潜盛氏子也。生而慧性朗然,善根内著。爰在髫年,愿脱尘羁,依明空院义堪薙发,五夏学律。一钵孤征,径造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后闻僧举“东林颜示众曰:我此间别无玄妙,秪有木札羹,铁钉饭,一任汝等咬嚼。”彦窃喜之,直谒陈所见解,东林谓曰:“据汝所见处,正坐在鉴觉中也。”彦尽将从前所得一时飏下,专注一心,精勤参究。一日,闻傍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乃默自觉曰:“打草秪要蛇惊耳。”次日入室,东林问:“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彦曰:“今日捉败这老贼。”林曰:“达摩大师性命在汝手里也。”彦拟开口,蓦然被林一击,豁尔大悟,汗流浃背,点首言曰::“临济道黄蘖佛法无多子,岂虚语哉!”呈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林深然之。
唐充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大名人,字广仁。博学善议论。监苏州酒务时,忤当事朱勔之党坐罢。贫困不能归,寓居宝应,惟以读书教子为事。
王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果州人。游黔南,受太守之请以教黔之学者。时黄庭坚被谪黔州,二人交往甚密。庭坚曾为书以颂其德,称其“循理而不竞,诚心而不疑”。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项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德英。幼未知学,初受兄洵美训督,后与胡铨俱以《春秋》学驰名。终父母丧,兄弟析产,充尽以让兄,以报其教育之恩,诏旌表其门。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易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分宜人,字正翁,号三经处士。幼聪敏拔群,年十六七,博通《》、《》、《》。后教授乡闾,远近从学者甚众。有《中洲文集》。
张扩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字子充。少好医术,从名医庞安时游。闻蜀人王朴善太素脉,能知人贵贱祸福,往从期年,得其衣领中所藏《素书》,尽录其诀以归。为人治疾有良效,以医名于京、洛间。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蔡充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6—1056 【介绍】: 宋建昌南城人,字公度。仁宗天圣二年进士。授邵武尉。历知洪州奉新、遂州小溪县,累官司封员外郎、知绛州,提举湖北路刑狱公事。以孝母、廉节见称。
杜充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四年(1059)任秀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冲卿。吴育弟。仁宗宝元元年进士。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以献。历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神宗即位,为知制诰、同知谏院。河北水灾、地震,为安抚使、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与安石连姻而不同意其变法。数遭同列困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
全宋诗
吴充(一○二一~一○八○),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育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七),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改知太常礼院。出知高邮军,徙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制诰、知谏院,改知审刑院,权三司使,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八年,进检校太尉、枢密使。充与王安石为姻家,然政见与安石不同,请召还司马光等人。安石去,遂代为相,遭王圭、蔡确等困毁。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卒,年六十。谥正宪。《宋史》卷三一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一六九七
吴充(一○三一——一○八○),字冲卿,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未冠,中宝元元年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庆历八年,诏充集贤校理。除太常博士,同知太常礼院。至和元年,出知高邮军。二年,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历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熙宁元年,除知制诰。寻知审刑院,权三司使,为翰林学士。三年,为右谏议大夫,拜枢密副使。八年,进枢密使。九年,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元丰三年三月,罢为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四月,卒,年六十,谥正宪。著有《熙宁详定军马敕》五卷、《枢密院时政记》十五卷。见李清臣《吴正宪公充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七)、《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宋庠子。刻意问学。以乡书试礼部,因自谓宰相子,辄罢举。仁宗召试,赐进士出身。签书河南判官,累迁知太常礼院。性刚介至孝,每得微物,必先荐于家庙乃敢尝。官至太中大夫卒。
陈充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五年(1072)任梓州路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