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元结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三〈元结列传〉~4685~
河南,元氏望也。结,元子名也。次山,结字也。世业载国史,世系在家谍。少居商馀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天下兵兴,逃乱入猗玗洞,始称猗玗子。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有官,人以为浪者亦漫为官乎,呼为漫郎。既客樊上,漫遂显。樊左右皆渔者,少长相戏,更曰聱叟。彼诮以聱者,为其不相从听,不相钩加,带笭箵而尽船,独聱牙而挥车。
典故
相关人物
元结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三〈元结列传〉~4685~
河南,元氏望也。结,元子名也。次山,结字也。世业载国史,世系在家谍。少居商馀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天下兵兴,逃乱入猗玗洞,始称猗玗子。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
典故
中兴碑

相关人物
元结


《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元结·大唐中兴颂〉~3859~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于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颂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晓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戎卒前戏。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蠲除袄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
《国语辞典》:元结(元结)  拼音:yuán jié
人名。(西元723~772)字次山,别号漫叟。唐代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后魏的后裔,天宝十二年进士,参加过讨伐安禄山叛乱的军事活动。曾任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有政绩。诗风朴质通俗,力排绮靡之习。著有《元次山文集》。
《漢語大詞典》:道州
指 唐 诗人 元结 。其晚年曾任 道州 刺史,故称。 明 何良俊 语林·伤逝:“ 元鲁山 亡,族弟 道州 哭之至慟。”
《漢語大詞典》:漫郎
(1).指 唐 朝 元结 。 唐 颜真卿 《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序:“将家 瀼 滨,乃自称浪士,著《浪説》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 宋 黄庭坚 《彫陂》诗:“穷山为吏如 漫郎 ,安能为人作嚆矢。” 宋 朱熹 《寿母生朝》诗之三:“徙居邂逅成嘉遯,捧檄因循愧 漫郎 。”
(2).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 郁达夫 《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诗:“只愁物换星移后,反被旁人唤 漫郎 。”
《漢語大詞典》:聱叟
唐 元结 的别号。 元结 自称 浪士 ,及有官,人呼为 漫郎 。后客居 樊 上,左右皆渔者,少长相戏,又呼为 聱叟 。见《新唐书·元结传》。 宋 林逋 《杂兴》诗之四:“ 次山 有以称 聱叟 , 鲁望 兼之传 散人 。” 次山 , 元结 字; 鲁望 , 陆龟蒙 字,人号 江湖散人 。 金 麻九畴 《赠裕之》诗:“贤人乐古声犹在, 聱叟 文高世岂知。” 清 陈维嵩 《水调歌头·读董舜民〈苍梧词〉题后》词:“力压古 聱叟 ,气慑万 獠 奴。”
分類:元结自称
《國語辭典》:浪漫  拼音:làng màn
1.放肆、怠慢、不积极。宋。苏轼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诗三首之一:「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
2.富有诗意,充满感性气氛的。如:「浪漫的诗人」、「浪漫的夜晚」。也作「罗曼蒂克」。
《漢語大詞典》:浪翁
唐 元结 《浪翁观化》序:“ 浪翁 ,山野浪老也。闻 元子 亦浪然在山谷,病中能记水石草木虫豸之化,亦来説常所化。” 浪翁 ,本 元结 文中杜撰之名,后人亦用以指 元结 。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浪翁 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 浪翁 ,指言 元结 也。”参见“ 浪士 ”。
《國語辭典》:文书(文書)  拼音:wén shū
1.文字。《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2.书籍。《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三国志平话》卷上:「见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3.统称公文、契约等文件。《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顾雍》:「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
4.司理文书的人员。
《國語辭典》:博达(博達)  拼音:bó dá
才学广博,通达事理。《汉书。卷七○。傅常郑甘陈段传。陈汤》:「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吕强》:「又小黄门甘陵吴伉,善为风角,博达有奉公称。」唐。殷璠〈贺兰进明诗序〉:「员外好古博达,经籍满腹。其所著述一百馀篇,颇究天人之际。」
《國語辭典》:漫叟  拼音:màn sǒu
唐代诗人元结的别号。参见「元结」条。
《漢語大詞典》:浪翁
唐 元结 《浪翁观化》序:“ 浪翁 ,山野浪老也。闻 元子 亦浪然在山谷,病中能记水石草木虫豸之化,亦来説常所化。” 浪翁 ,本 元结 文中杜撰之名,后人亦用以指 元结 。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浪翁 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 浪翁 ,指言 元结 也。”参见“ 浪士 ”。
《國語辭典》:浪士  拼音:làng shì
居住水边的隐士。《新唐书。卷一四三。列传。元结》:「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有官,人以为浪者亦漫为官乎,呼为漫郎。」
《漢語大詞典》:三吾
唐 元结 有 浯溪 、 吾亭 、 峿台 ,合称三吾。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三:“ 元次山 ( 元结 )结屋 浯溪 之上,有三吾焉。因水而吾之,则曰 浯溪 ;因屋而吾之,则曰 吾亭 ;因石而吾之,则曰 峿臺 ,盖取吾所独有之意。” 宋 杨万里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原注:“ 浯溪 、 吾亭 、 峿臺 , 永 人谓之三吾。”
分類:元结
《国语辞典》:酌饮(酌饮)  拼音:zhuó yǐn
舀取水、酒而饮。《左传。庄公十四年》:「卫定公卒,夫人姜氏既哭而息。见大子之不哀也,不内酌饮。」唐。元结〈石鱼湖上醉歌〉:「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分类:取水元结
《漢語大詞典》:峿台(峿臺)
台名。在 湖南 祁阳县 西南 浯溪 上, 唐 元结 任 道州 刺史时筑,并撰有《峿台铭》云:“ 湘 渊清新, 峿臺 陗崚。登臺长望,无远不尽。”
《國語辭典》:浪士  拼音:làng shì
居住水边的隐士。《新唐书。卷一四三。列传。元结》:「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有官,人以为浪者亦漫为官乎,呼为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