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元宝(元寶)  拼音:yuán bǎo
1.重五十两的银锭。
2.中国古代铸有「元宝」字样的钱。最早见于五代后晋高祖于天福年间所铸的「天福元宝」,元代世祖又以库银为元宝。后都泛指形似马蹄的银锭。
《國語辭典》:元宝枫(元寶楓)  拼音:yuán bǎo fēng
榉柳的别名。参见「榉柳」条。
《漢語大詞典》:元宝钞(元寶鈔)
元 中统 年间颁行的一种钞票。元史·食货志一:“ 世祖 中统 元年,始造交钞,以丝为本……是年十月,又造 中统 元宝钞。”参见“ 中统钞 ”。
《漢語大詞典》:中统钞(中統鈔)
元 中统 年间颁行的钞票。有“交钞”、“元宝钞”二种。元史·食货志一:“ 世祖 中统 元年,始造交钞,以丝为本。每银五十两易丝钞一千两,诸物之直,并从丝例。是年十月,又造 中统 元宝钞……然元宝、交钞行之既久,物重钞轻。二十四年,遂改造 至元 钞,自二贯至五文,凡十有一等,与 中统 钞通行。”
《漢語大詞典》:纸元宝(紙元寶)
用金色或银色的纸糊制的元宝形的冥钱。旧时迷信用品。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只见这殿里打金钱眼的,又有捨了一吊香钱,抱个纸元宝去,説是借财气的。”亦省称“ 纸宝 ”。 洪深 《五奎桥》:“偏是放下正经事不做,去请了九个道士来打醮;点香烛、拜神道、念皇经、烧纸宝,说是感动苍天,会落下雨来的。”
《漢語大詞典》:银元宝(銀元寳)
用银铸成的马蹄形银锭,亦称马蹄银,作货币流通。重量成色不一,大锭重约五十两。多由各地银炉铸造。 清 中叶以后,须经公估局鉴定才能流通。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亲娘亲娘,你看。(拿出左手白米粉)这是个银元宝。”
《漢語大詞典》:送元宝
旧俗敬神有用猪头、鲜鱼者,送货人讨彩而曰“送元寳”。 清 顾禄 清嘉录·冷肉:“ 吴穀人 《新年杂咏》小序云:‘ 杭 俗:岁终祀神,尚猪首,至年外犹足充饌。定买猪头在冬至前,选皱纹如寿字者,谓之寿字猪头。屠人肩送至门,曰送元寳来。於是醃透风乾,以备敬神之用。’”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一:“ 沪城 风俗,元旦贺岁……五日例接财神,用鲜鱼极活泼者为元寳鱼。先一日担鱼呼街巷,有以红绳扣鬐踵门而来者,谓送元寳。”
《国语辞典》:糕元宝(糕元宝)  拼音:gāo yuán bǎo
做成元宝形状的年糕。如:「过年吃糕元宝应应景。」
分类:元宝
《漢語大詞典》:得壹元宝(得壹元寶)
古钱名。 唐 乾元 二年 史思明 据 洛阳 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 得壹钱 ”、“ 得壹 ”。 宋 洪遵 泉志·伪品下·史思明得壹钱:“得壹钱,唐书·食货志曰:‘ 史思明 据 东都 铸“得壹元宝”钱,径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旧谱》曰:‘得臺钱,径寸三分,重十三銖。’余按此钱重十二銖六絫。”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 熙寧 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餘千文,皆‘顺天’、‘得壹’,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壹’年号,莫知何代物。予按唐书, 史思明 僭号,铸‘顺天’、‘得壹’钱。 顺天 乃其伪年号,‘得壹’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漢語大詞典》:得一元宝(得一元寶)
即得壹元宝。新唐书·食货志四:“ 史思明 据 东都 ,亦铸‘得一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补遗:“ 后唐 同光 三年 洛京 积善坊 得古文钱曰‘得一元宝’、‘顺天元宝’,史不载何代铸此钱。近见朝士 王仪 家有 钱氏 《钱谱》云:‘ 史思明 再陷 洛阳 ,铸得一钱,贼党以谓得一非佳号,乃改顺天。’盖 史思明 所铸钱也。”参见“ 得壹元宝 ”。
分類:补遗
《漢語大詞典》:得壹元宝(得壹元寶)
古钱名。 唐 乾元 二年 史思明 据 洛阳 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 得壹钱 ”、“ 得壹 ”。 宋 洪遵 泉志·伪品下·史思明得壹钱:“得壹钱,唐书·食货志曰:‘ 史思明 据 东都 铸“得壹元宝”钱,径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旧谱》曰:‘得臺钱,径寸三分,重十三銖。’余按此钱重十二銖六絫。”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 熙寧 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餘千文,皆‘顺天’、‘得壹’,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壹’年号,莫知何代物。予按唐书, 史思明 僭号,铸‘顺天’、‘得壹’钱。 顺天 乃其伪年号,‘得壹’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漢語大詞典》:开通元宝(開通元寶)
见“ 开元通宝 ”。
《國語辭典》:开元通宝(開元通寶)  拼音:kāi yuán tōng bǎo
唐代钱币。高祖武德四年铸。《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参,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
《漢語大詞典》:绿衣元宝
青苔的别名。又名地钱、绿拗儿。参阅 宋 陶穀 清异录·绿衣元宝
分類:青苔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