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工伎儿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心于工巧之优伎者。楞迦经四曰:「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儿文殊
【佛学大辞典】
(菩萨)佛在世生于梵德婆罗门家之形也(出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日本传教大师由唐携回本国,纳于根本之经藏,日本修五字文殊法时用此像。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参见:文殊)附录。
文殊
【佛学大辞典】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祛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的简称,菩萨名,以大智著称,与普贤常侍于释迦如来的左右。
石女儿
【佛学大辞典】
(譬喻)石女之儿,非有之譬也,如言龟毛兔角。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
申日儿本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此经与月光童子经共记德护长者经所说月光童子之事。
申儿本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申日儿本经之略名。
阿奢理儿
【佛学大辞典】
(寺名)A^s/carin!i,(参见:阿奢理贰)
阿练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慧琳音义十四曰:「阿练儿,旧云阿兰若,唐云寂静处也。」(参见:阿兰若)
活儿子
【佛学大辞典】
(植物)菩提树也。
鱼腹儿
【佛学大辞典】
(故事)阿罗汉拘罗之事也。付法藏经曰:「拘罗生婆罗门家,其母蚤亡,父更娶妻。拘罗年幼,后母瞋忿,掷诸河中。值一大鱼,即便吞食。以福缘故,犹复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诣市卖之。拘罗父见,即随买,持以归。以刀剖腹,儿在鱼腹出声,唱言:愿父安养,勿令伤儿。父开鱼腹,抱儿出。年渐长大,求佛出家,得阿罗汉果。」
救疗小儿疾病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啰嚩拿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之略称。
婴儿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有自利利他之二释。就自利释之,则菩萨之大行,总离分别,如彼婴儿,故名婴儿行。就利他释之,则人天声闻缘觉之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彼,以大悲心示现此等小善,故名婴儿行。大乘义章十二曰:「婴儿行有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若论自利,从喻为名,行离分别,如彼婴儿无所辨了,名婴儿行。若论利他,从所化为名。如经中说:凡夫二乘始行菩萨如似婴儿,化此婴儿,名婴儿行。」
【三藏法数】
婴儿,以喻人天小乘也。谓菩萨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声闻、缘觉、小善之行,故名婴儿行。
啰嚩拿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于世间为小儿障害,此说以祭祀及咒术救疗之法。
二种健儿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并水忏)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能忏悔,更不复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健儿。
〔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三藏法数】
儿者,即父之子,于己为兄弟也。
【三藏法数】
儿者,即母之女,于己为姊妹也。
小儿啼为力
【三藏法数】
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事啼哭,故名小儿啼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