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妙见神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山阴杂录中曰:「图画妙见像则童子形,躯卷金甲,右手伸臂握神剑,左手屈肘著于腰,足蹈龟蛇,盖此大士现迹于北方七宿,所谓北宫玄武也。」
金刚萨埵形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慢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安于腰侧,是曰金刚慢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左拳安腰侧,右羽抽掷杵。」秘藏记末举之以为胎藏界之金刚萨埵。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曰:「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五秘藏诀曰:「以五佛为冠,背倚月轮,坐白莲华,右手持五智金刚杵安于心上,左手执般若波罗蜜金刚铃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刚杵安于心上者,此金刚萨埵主一切如来金刚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种烦恼故。(中略)左手持铃者,表以般若波罗蜜清净法音惊觉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刚洁白无染。」秘藏记末举之以为金刚界之萨埵。
阿育王为女造像
【佛学大辞典】
(杂名)阿育王为第四女所造也。梁书扶南国传曰:晋咸和中,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见浦中五色光长数尺。不知何怪,乃令人于光处掊视之。得金像,未有光趺。悝乃下车载像,还至长干巷首,牛不肯进。悝乃令驭人任牛所之。牛径牵车至寺,悝因留像付寺僧。每至中夜,常放光明。又闻空中有金石之响。经一岁,捕鱼人张系世于海口忽见有铜花趺浮于水上,系世取送县。县以送台乃施像足宛然合会。简文咸安元年,交州合浦人董宗之采珠,没于水底。得佛光艳。交州押送台以施像,又合焉。自咸和中得像,至咸安初,历三十馀年,光趺始具。初高悝得像后,西域胡僧五人来,请悝曰:昔于天竺得阿育王造像。来至邺下。值胡乱,埋像于河边。今寻觅失所。五人尝一夜俱梦见像曰:已出江东,为高悝所得。乃送此五僧至寺,见像嘘欷涕泣。像便放光,照烛殿宇。又瓦官寺慧邃,欲模写像形。寺主僧尚虑亏损金色。谓邃曰:若能令像放光回身西向,乃可相许。慧邃便恳到拜请,其夜像即转坐放光,回身西向。明旦,便许之。像趺先有外国书,莫有识者。后三藏那求跋摩识之,云是阿育王为第四女所造也。
波斯匿王造金像
【佛学大辞典】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二。
波斯匿王造牛头旃檀像
【佛学大辞典】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三。
毗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佛学大辞典】
(传说)止观辅行一曰:「如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优填王与波斯匿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作,匿王以紫磨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与重宝偿,无能造者。毗首羯磨化为人,来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二王造佛之事,出增一阿含经二十八。而无毗首羯磨造佛之事)。
食堂安文殊像
【佛学大辞典】
(仪式)印度之法,食堂安频头卢尊者像为上座,于此供膳。不空三藏奏请于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萨为上座。
降焰魔尊画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种种器杖。以触髅为璎珞头冠,虎皮为裙。其身长大,无量由旬。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烧焰。顾视四方,如师子奋迅。」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现作威怒六足金刚,手臂头各六,坐水牛上。」大日经疏六曰:「降阎摩尊,是文殊眷属。具大威势,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云,作极忿怒之状。」
胡祅像
【佛学大辞典】
(神名)(参见:祅)
【佛学大辞典】
(神名)西域天神也。唐书西域传注曰:「杜佑通典:职宫门视流内,有萨宝符祅正(祅希烟切,又呼朝切)。自注,祅者,西域天神,佛经所谓摩醯首罗也。元奘记尼波罗国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中略)案西域故皆婆罗门祅教,汉霍去病踰焉支收休屠祭天金人,疑即胡祅像,非佛像也。」
真金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身色如真金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
浴室贤护菩萨像
【佛学大辞典】
(仪式)贤护菩萨,梵名跋陀婆罗。此菩萨于浴室依水之因缘而證圆通,依此因缘于浴室安置此菩萨。(参见:贤护)
浴像
【佛学大辞典】
(仪式)洗浴佛像也。即灌佛。(参见:灌佛及浴佛)
浴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浴像功德经之略称。
浴像仪轨
【佛学大辞典】
(书名)新集浴像仪轨之略名。
浴像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宝思惟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