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储畜(儲畜)
储蓄;积存。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高柔 字 文惠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陈留耆旧传》:“君累经宰守,积有年岁,何能不少为储畜以遗子孙乎?”北史·高谦之传:“腐红粟於太仓,藏朽贯於泉府,储畜既盈,人无困弊。”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田园同 季子 ,储畜异 陶朱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一孝廉颇善储畜,而性嗇。”畜,一本作“ 蓄 ”。
分類:储蓄积存
《漢語大詞典》:正储(正儲)
皇位的正式继承人。 明 李东阳 《务学》诗:“请看圣学从家教,蒙养如今有正储。”
《骈字类编》:内储(内储)
史记韩非传注按韩子有内外储说篇内储言明君执术以制臣下利之在已故曰内也外储言明君观听臣下之言行以断其赏罚赏罚在彼故曰外也
《漢語大詞典》:周储(周儲)
周 室的储君。《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伊昔 周 储,聿光往记。思皇世哲,体元作嗣。” 李周翰 注:“ 周 储,谓 文王 为太子时。”
分類:储君
《漢語大詞典》:留储(留儲)
储存。亦指储存之物。 晋 张协 《咏史》:“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南史·刘悛传:“﹝ 悛 ﹞罢 广司 二州,倾资贡献,家无留储。”新唐书·李元紘传:“﹝ 李公 ﹞为国相,家无留储,虽 季文子 之德,何以加之!”
分類:储存
《漢語大詞典》:储妃(儲妃)
太子之妃。 唐 胡元范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诗之一:“帝子威仪絶,储妃礼度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石志:“ 齐 太子 穆妃 将葬,立石誌。 王俭 曰:‘……储妃之重,礼絶常例,既有哀荣,不烦石铭。’”
分類:储妃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端(儲端)
太子詹事的别称。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侯府寄隆,储端任显。” 李周翰 注:“储端任显,谓 缅 为太子詹事也。” 南朝 梁 陆倕 《除詹事让表》:“尊官厚秩,无因而至;陋巷蓽门,鬱成爽塏。储端华重,实异恒司。” 清 梁章钜 称谓录·詹事府职官:“《事文类聚》:‘太子詹事号储端。’”
分類:太子詹事
《韵府拾遗 鱼韵》:旧储(旧储)
辽史食货志辽之方盛货泉流衍国用以殷给戍赏征赐与亿万未闻有所谓楮币也又何道而致其便欤此无他旧储新铸并听民用故也
《漢語大詞典》:官储(官儲)
供官家用的储备物资。史记·平準书:“既得宝鼎,立 后土 、 太一 祠,公卿议封禪事,而天下郡国皆豫治道桥,缮故宫,及当驰道县,县治官储,设供具,而望以待幸。”
《漢語大詞典》:储宰(儲宰)
指太子。《宋书·范晔传》:“贼臣 赵伯符 积怨含毒,遂纵姦凶,肆兵犯蹕,祸流储宰,崇树非类,倾坠皇基。”
分類: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隶(儲隸)
太子的属官。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三妨储隶,五尘朝黻。” 李周翰 注:“三妨储隶,谓三任东宫官。五尘朝黻,谓五任朝官也。”
分類:太子属官
《漢語大詞典》:储傅(儲傅)
指太子太傅,为辅导太子之官,故称储傅。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 胡三省 注:“储傅,太子太傅也。”
《高级汉语词典》:储子
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二(儲二)
见“ 储贰 ”。
《漢語大詞典》:储贰(儲貳)
亦作“ 储二 ”。 储副,太子。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昔 子晋 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 灵王 不责之以不孝。” 唐 元稹 《四皓庙》诗:“如何一朝起,屈作储贰宾。”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深惟宗社根本之重,早正东宫储二之位,以繫宇内之心者,贰载於兹矣。”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 家法,不立储贰。”
分類: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歭(儲歭)
聚集,荟集。歭,同“ 峙 ”。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边头值闲暇,人物盛储歭。”
分類: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