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储祥
储君
边储
仓储
粮储
无储
皇储
储祉
储峙
储副
储皇
储才
国储
储材
储书
《韵府拾遗 阳韵》:储祥(储祥)
张九龄开元历握乾符序天固已储祥以顺时
《國語辭典》:储君(儲君)  拼音:chú jūn
太子或王位继承人。汉。班固《白虎通。卷三。京师》:「储君,嗣主也。」《三国演义》第七九回:「家有长子,国有储君。」也称为「储副」、「储两」、「储宫」、「储嗣」、「储贰」。
《國語辭典》:边储(邊儲)  拼音:biān chú
边境军队的军需、供给品。《旧唐书。卷一七六。列传。杨虞卿》:「生人之疾苦尽在,朝廷之制度莫修,边储屡空,国用犹屈。固未可以高枕无虞也。」《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将诸贼不时处决,各贼家财,合行籍没为边储之用。」
《國語辭典》:仓储(倉儲)  拼音:cāng chú
仓库中的粮食、物资。《宋书。卷四七。刘怀肃传》:「及凶丑宵遁,阖境崩扰,建忠将军吕训卫仓储以候王师。」《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聚敛兵力,养马至二千馀匹,皆分赋逻将士,使耕田而食,廪财悉充仓储。」
《骈字类编》:粮储(粮储)
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五年十二月癸巳诏曰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漢語大詞典》:无储(無儲)
(1).没有积蓄。管子·臣乘马:“ 桓公 问 管子 曰:‘请问乘马。’ 管子 对曰:‘国无储,在令。’”东观汉记·赵咨传:“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餘物无所惜。”
(2).犹很少,不多。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君子义休偫,小人德无储。”
分類:积蓄不多
《國語辭典》:皇储(皇儲)  拼音:huáng chú
皇帝的继承人。晋。潘尼〈皇太子集应令〉诗:「皇储延笃爱,设饯送远宾。」
分類:皇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祉(儲祉)
犹言积福。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八月庚子,詔曰:‘惟皇天祐命烈祖,诞受方国,九圣储祉,万方咸休,肆予一人,获纘丕业。’” 唐 白居易 《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并序》:“ 郫县 洎 晋陵 府君,咸善积于躬,道屈於位,储祉流庆,而僕射生矣。”
分類:积福
《漢語大詞典》:储峙(儲峙)
见“ 储偫 ”。
《漢語大詞典》:储偫(儲偫)
亦作“ 储峙 ”。亦作“ 储跱 ”。
(1).储备,特指存储物资以备需用。 汉 扬雄 《羽猎赋》:“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泰奢丽夸詡。”《书·费誓》“峙乃糗粮” 孔 传:“皆当储峙汝糗糒之粮,使足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三:“ 李傕 曰:‘我邸阁储跱少。’乃不承詔,悉载置其营。” 清 顾炎武 《劳山图志序》:“ 秦皇 登之,必一郡供张,数县储偫,四民废业,千里驛骚而后上也。”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 倭 之蓄谋,当在二十年前,储峙钱粟,缮治甲兵,久为外人侧目。”
(2).泛指积聚储存知识或人才等。 清 钱谦益 《兵部右侍郎孙公墓志铭》:“公廉辨彊直,人才物论,储偫于胸中,有 万历 初名选郎之遗风。” 清 钱谦益 《嘉禾黄君五十序》:“先王之治天下,储峙人才,雍容养育,而徐收其用。”
(3).指日常或行旅等需用的器物。汉书·孙宝传:“御史大夫 张忠 辟 寳 为属,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偫。”东观汉记·黄香传:“俗每太守将交代,添设储峙,輒数千万。 香 未入界,移敕悉出所设什器。”后汉书·崔寔传:“ 寔 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袵、綀緼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 士干 许诺,归别家,则家之薪米储偫已罗门庭矣;登舟,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
《漢語大詞典》:储副(儲副)
国之副君。指太子。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太子,国之储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且 明帝 以聪亮英断,益宜为储副。”明史·商辂传:“陛下践祚十年,储副未立,天下引领望久矣。”
分類: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皇(儲皇)
皇太子。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储皇之选,实简惟良。”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爵仇建 萧 宰,定都护储皇。” 唐 李白 《流夜郎承恩放还书怀示息秀才》诗:“天子巡 剑阁 ,储皇守 扶风 。”
分類:皇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才(儲才)
亦作“ 储材 ”。 积聚人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慨祖宗之立法,广学校以储才。” 清 钱谦益 《嘉禾黄君五十序》:“因以知先朝储才馆阁,良有深意。”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南书房:“列圣遵依祖制,宠眷不衰,为木天储材之要地也。”
分類:积聚人才
《漢語大詞典》:国储(國儲)
(1).太子。汉书·疏广传:“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於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 许 氏。”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时国储未建,中外恫疑。”
(2).国家的储蓄。隋书·食货志:“常调之外,逐丰稔之处,折绢糴粟,以充国储。” 宋 梅尧臣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诗:“ 许公 运国储,岁入六百万……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算。”
《漢語大詞典》:储材(儲材)
见“ 储才 ”。
《漢語大詞典》:储才(儲才)
亦作“ 储材 ”。 积聚人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慨祖宗之立法,广学校以储才。” 清 钱谦益 《嘉禾黄君五十序》:“因以知先朝储才馆阁,良有深意。”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南书房:“列圣遵依祖制,宠眷不衰,为木天储材之要地也。”
分類:积聚人才
《漢語大詞典》:储书(儲書)
藏书。 清 伍崇曜 《〈焦氏笔乘〉跋》:“ 竹垞 又称其储书之富,几胜中簿。”
分類: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