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傧 → 擯傧”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傧相(儐相)  拼音:bīn xiàng
1.辅助主人迎宾行礼的人。宋。苏辙 齐州闵子祠堂记:「笾豆有列,傧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也作「摈相」。
2.结婚典礼中,引导新郎、新娘行礼的人,分为「男傧相」、「女傧相」。《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傧相披红插花,忙到轿前作揖,念了诗赋,请出轿来。」《红楼梦》第九七回:「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宝玉见新人蒙著头,喜娘披著红扶著。」也作「摈相」。
《国语辞典》:女傧相(女傧相)  拼音:nǚ bīn xiàng
引导新娘行结婚典礼的女子。也称为「伴娘」。
《国语辞典》:男傧相(男傧相)  拼音:nán bīn xiàng
伴随新郎,并辅助新郎进行结婚典礼的男子。也称为「伴郎」。
《國語辭典》:小相  拼音:xiǎo xiàng
1.傧相,辅助国君引导宾客的司礼官。《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尊称年轻的男子。《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差人道:『先生一向可同做南昌府的蘧家蘧小相儿相与?』」也称为「小相公」。
《漢語大詞典》:相行
傧相。《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忽内间传命,索催妆诗甚急,而壻所带相行之人,艰涩殊甚。”
分類:傧相
《漢語大詞典》:九相
唐 时 回纥 婚礼中的九姓傧相。新唐书·回鹘传:“﹝公主﹞乃升曲舆,九相分负,右旋於廷者九,降舆升楼,与可汗联坐。”
《漢語大詞典》:旅摈(旅擯)
排列傧相。周礼·秋官·司仪:“凡诸公相为宾,主国五积三问,皆三辞拜受;皆旅摈,再劳,三辞三揖,登,拜受,拜送。” 郑玄 注:“ 玄 谓旅读为‘鸿臚’之‘臚’。臚,陈之也。” 孔颖达 疏:“按尔雅·释詁云:‘尸、旅,陈也。’《释言》云:‘豫、臚,叙也。’注云:‘皆陈叙也。’ 后郑 不从‘旅大山’之‘旅’从‘臚’者,欲取‘叙’义也。”
分類:排列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