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偷期  拼音:tōu qí
男女暗中幽会或发生不正常的关系。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廊〉词:「碧藓回廊,绿杨深院。偷期夜入帘犹捲。」《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吴氏在房里悬悬盼望偷期,欲心如火,见更馀无动静,只得叫丫鬟到小门边看看。」也作「偷情」。
分類:偷情
《漢語大詞典》:偷俗
浇薄的人情风俗。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近逢 公素 我同好,厌愤偷俗常鬱陶。” 宋 苏舜钦 《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
《漢語大詞典》:寇偷
匪寇盗贼。 唐 韩愈 《汴州东西水门记》:“乃作水门,为邦之郛,以固风气,以閈寇偷。”
分類:寇盗盗贼
《國語辭典》:小偷  拼音:xiǎo tōu
窃贼。如:「他们合力将小偷抓住,送进派出所。」
《骈字类编》:莺偷(莺偷)
唐 韩偓 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 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
唐 韩偓 恩赐樱桃分寄朝士 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
《漢語大詞典》:偷懦
见“ 偷儒 ”。
《漢語大詞典》:偷儒
亦作“ 偷懦 ”。 苟且懒惰。荀子·修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 杨倞 注:“偷谓苟避於事,儒亦谓懦弱畏事,皆嬾惰之义。”荀子·礼论:“苟怠惰偷懦之为安居,若者必危。” 杨倞 注:“懦读为儒,言苟以怠惰为安居,不能恭敬辞让,若此者必危也。” 宋 司马光 《乞延访群臣第三札子》:“ 北齐 后主 ,志度偷懦,不喜见朝士,非私昵,未尝交语。”
分類:苟且懒惰
《高级汉语词典》:偷听  拼音:tōu tīng
暗地听人说话
分类:偷听
《漢語大詞典》:语偷(語偷)
言语苟且敷衍。语本左传·文公十七年:“臣闻 齐 人将食 鲁 之麦。以臣观之,将不能。 齐君 之语偷。” 杜预 注:“偷,犹苟且。”太平广记卷一七一引 唐 袁郊 甘泽谣·魏先生:“观吾子气沮而目乱,心摇而语偷。气沮者新破败;目乱者无所主;心摇者神未定;语偷者思有谋於人。”
分類:苟且敷衍
《韵府拾遗 洽韵》:偷掐
晏殊词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閒人带偷掐
《漢語大詞典》:偷容(媮容)
苟且容身于世。 章炳麟 《肃政史箴》:“在 宋唐介 ,弹其辟公,正色立朝,而 包拯 媮容。”
分類:苟且容身
《分类字锦》:偷吹
张祜 邠王小管诗 偷把邠王小管吹。
分类:箫管
《骈字类编》:一偷
梦溪笔谈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伏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
《國語辭典》:偷人  拼音:tōu rén
1.小偷、窃贼。《晋书。卷八○。王献之传》:「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
2.妇人与人通奸。也称为「偷汉」、「偷汉子」。
《韵府拾遗 先韵》:偷延
魏书道武帝纪皇始元年大举讨慕容宝进军中山帝谓诸将曰朕量宝不能出战必当凭城自守偷延日月
《漢語大詞典》:偷禄
谓任官不尽职,徒受俸禄。 宋 王安石 《上张太博书》之一:“学日以落,而废职之咎,几不能免,其敢出所有以求当世贵者之识哉?其亦偷禄焉而已矣!” 宋 曾巩 《喜雨》诗:“偶狥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