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潜逸(潛逸)
(1).隐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臣揆 寧 前后辞让之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访诸故老,搜扬潜逸。”
(2).秘密逃跑。 明 刘基 《送偰世南参政分题得虎林》诗:“百灵肃号令,万恠悚潜逸。”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守道 张凤翥 、通判 张国运 越城潜逸。”
(3).谓偷袭。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东寇不靖,潜逸我疆。”
《漢語大詞典》:潜袭(潛襲)
偷袭。三国志·魏志·牵招传:“若欲潜袭,则山溪艰险,资粮转运,难以密办。”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御下》:“则乘不备而袭之,是之谓潜袭。”
分類:偷袭
《漢語大詞典》:劫战(劫戰)
犹偷袭。
分類:偷袭
《國語辭典》:劫寨  拼音:jié zhài
袭击敌人的营寨。《三国演义》第五一回:「曹仁大喜,随即商议今夜便去劫寨,夺周瑜之尸,斩其首级,送赴许都。」
分類:偷袭
《國語辭典》:斫营(斫營)  拼音:zhuó yíng
偷袭敌军的营地。《魏书。卷七○。傅永传》:「永量吴楚之兵,好以斫营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于营外。」唐。白居易 奉送三兄诗:「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分類:偷袭
《漢語大詞典》:潜军(潛軍)
(1).偷袭敌军。荀子·议兵:“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 梁启雄 释:“潜,潜袭也。”
(2).秘密出兵。 唐 窦威 《出塞》诗:“潜军渡 马邑 ,扬旆掩 龙城 。” 唐 于鹄 《出塞曲》:“分阵瞻山势,潜军制马鸣。”
《漢語大詞典》:扰劫(擾劫)
骚扰偷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于是 兴 与其子 琮 率乡社扰劫之,战无虚日矣。”
《漢語大詞典》:摸桩(摸樁)
摸营。夜里偷袭敌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夜搜夷巢,谓之摸桩。”
《漢語大詞典》:窜取(竄取)
偷袭攻取。明史·濮英传:“ 纳哈出 餘众窜匿者尚数十万,闻师旋,设伏於途,谋俟大军过窜取之,未发。”
分類:偷袭攻取
《漢語大詞典》:权掩(權掩)
谓施用计谋,偷袭敌人。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兵至 牧野 ,晨举脂烛,奸谋惑民,权掩不备。”
《國語辭典》:珍珠港事件  拼音:zhēn zhū gǎng shì jiàn
西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地──珍珠港。美军著名的亚利桑纳号军舰沉没,港湾中军事设施大半被破坏,损失惨重。此事件促使美国对日本宣战。现美国于亚利桑纳号沉船处建有白色纪念堂。
《国语辞典》:归师勿掩,穷寇莫追(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拼音:guī shī wù yǎn,qióng kòu mò zhuī
(谚语)不要偷袭败退回去的军队,不要追逐逃亡的败军,以防其中有诈或狗急跳墙。《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国语辞典》:偷营劫寨(偷营劫寨)  拼音:tōu yíng jié zhài
出其不意偷袭敌人的军营阵地。《三国演义》第一四回:「玄德驱兵杀将过去,纪灵大败,退守淮阴河口,不敢交战;只教军士来偷营劫寨,皆被徐州兵杀败。」
《国语辞典》:打太平拳  拼音:dǎ tài píng quán
趁人酣斗时在旁边助拳偷袭。如:「昨晚的群众斗殴事件,帮著打太平拳的也都依法送办。」《红楼梦》第九回:「众顽童也有趁势帮著打太平拳的,也有胆小藏过一边的。」
分类:旁边偷袭
《漢語大詞典》:摹桩(摹樁)
摸桩。夜里偷袭敌人。《中国歌谣资料·一盏红灯照湖上》:“白天下湖把鱼打,黑夜偷偷去摹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