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2—1755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健冲。初以太学生赴陕西军前效用,累官湖北布政使,所至皆有绩。被议落职,主潞安府起文书院。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九
朱一蜚,字健冲,嘉善人。诸生,由知县历官山西布政使。有《浣桐诗钞》。

人物简介

维基
陆宗楷(?—1773),榜姓陈,字健先,号凫川,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为清朝政治人物。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第一名举人(解元),同年联捷三甲进士。官景山教习,雍正三年(1725年)授职检讨。历官礼部尚书,左迁内阁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 【介绍】: 清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师健,号瞻园。雍正初由笔帖式授主事。乾隆间累擢广东布政使,署广西巡抚,有政声。坐事夺职,复起用,官至吏部尚书。卒谥诚毅。有《瞻园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五
托庸,字师健,号瞻园,满洲旗人。官至吏部尚书。谥诚悫。有《瞻园诗钞》。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胡健(?~?),字建伟,号勉亭,广东三水人。清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选授直隶无极县。丁艰起复,改补福鼎县,调永定,署闽县及福防同知。乾隆三十一年(1766)任澎湖通判,设社塾,创文石书院,政绩尤多。时澎湖士赴试台湾,多惮风涛。胡氏详请道府「缄题扃试」,两年间澎湖士子入学者六人,澎人誇为盛事。乾隆三十五年(1770)补鹿港同知,在台创立澎瀛书院,为澎湖诸生赴试寓所,士民为之立祀于文石书院。乾隆三十七年(1774)升台湾北路理番同知。纂有《澎湖纪略》十二卷。现存诗作俱见胡建伟《澎湖纪略》、蒋镛《澎湖续编》,共三十四首。诗作与澎湖地区风土密切相关。(江宝钗撰)
维基
胡建伟(1718年—1796年),名健,以字行,号勉亭,广东三水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简介
钱唐人,字诚叔。乾隆间在世。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莫健,字文叔,乾隆时无锡人,诸生,有《古桐诗草》。
强岳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陕西韩城人,字健斋。从李颙弟子王心敬问学。言行举止,严守礼法。乾隆间卒。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路邵,字健夫,号毅斋,毕节人。乾隆戊子举人,官鄞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钟健(18世纪—?—?),字钟乾(亦有文献记载为仲乾),山西文水县下曲镇人,清朝官员。王钟健是乾隆庚辰恩科举人、乾隆丙戌科进士。王钟健中进士后成为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改翰林院检讨、监察御史。转掌江西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礼科掌印给事中。历任庚子科顺天乡试同考官,钦命巡视中城、西城、南城、北城督理街道四库全书馆分校。入直武英殿,诰授中宪大夫。王钟健在书法上有一定造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1—1802 【介绍】: 清山西临晋人,字健中,号南溪。乾隆二十四年举人。历湖南、麻阳、永顺等县知县。所至有惠政,屏陋规,平冤狱。嘉庆间擢至安徽巡抚。生平求治不避嫌怨,自处刻苦,大学士刘墉称其为第一清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4—1792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健男,一字耳山。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以献赋召试赐内阁中书舍人,累官至左副都御史。与纪昀同负总纂《四库提要》之责,与编《通鉴辑览》、《契丹国志》、《胜朝殉节诸臣录》、《河防纪略》等。晚年留心经济之学,通知古今水利、兵刑、食货等事。有《宝奎堂文集》、《篁村诗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陆锡熊,字健男,号耳山,上海人。乾隆辛巳进士,由中书历官左副都御史。有《篁村诗集》。
维基
陆锡熊(1734年—1792年),字健男,号耳山,晚号淞南老人,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进士出身。陆深从七世孙。其父陆秉笏。博学强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内阁中书,累迁刑部郎中。后与纪昀、孙士毅和陆费墀同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官至左副都御史,出督福建学政。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两人分摊费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时陆锡熊已心力交瘁,最终死于重校东北文溯阁《四库全书》的路上。编有《契丹国志》、《胜朝殉节诸臣录》等书。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真宝人。字健之、景容。号广濑、霞翁、漱石亭。
音登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鲁氏,字健斋。嘉庆间以侍卫镇压李文成起事。道光初官至叶尔羌办事大臣。张格尔之乱,殁于军。谥刚节。
柳健休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全州人。字子强。号大野。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吕宗健(?~?),福建南安人。字粹侯,清嘉庆年间(1796~1820)人士。博学工诗,著作甚富。惜稿多失传,惟〈哀王孙〉一首脍炙人口。〖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