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停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停泊 拼音:tíng bó
船靠岸停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有个洪州判官李公佐在江西解任,扁舟东下,停泊建业,到瓦官寺游耍。」《儒林外史》第四○回:「我今番押运北上,不敢停泊;将来回到敝署,再请先生相会罢。」
《漢語大詞典》:屯泊
(1).驻扎。多指戍守边境重镇。 宋
李纲 :“亦无寺观屋宇可以屯泊,不免建造营屋,大使司支钱与诸州收买木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太祖 时以十万驻京师,十万派守外郡。戍守边地重镇称屯泊(或驻泊),内郡要地称屯驻。”
(2).指停泊。 清
薛福成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三日》:“将来 北洋 似应以 威海 为战舰屯泊之区,而以 旅顺 为修船之所为合宜。”
《國語辭典》:歇泊 拼音:xiē bó
1.停泊。《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楼外乃是官河舟船歇泊之处。」
2.停留、休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两边列十閤子,充閤分歇泊,中设御座龙水屏风。」《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登程后,免不得饥餐渴饮,夜宿晓行,来到长安,讨一个店舍歇泊。」
3.安顿住宿。《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即时使人至健康取得崔宁,到行在歇泊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不止一日,只到上庠,未去歇泊,便来寻问。」
《漢語大詞典》:淹薄
停泊;停宿。
《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 定山 缅云雾, 赤亭 无淹薄。” 李善 注:“ 王逸 曰:‘泊,止也。’薄与泊同。” 宋
李心传 :“安有六騑在行,淹薄风露,取诸外府,以饟军食,而谓吾人忍有不令之词乎?” 明
陈子龙 诗:“鸣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漢語大詞典》:梢泊
犹停泊。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舟行速,且难梢泊。”
《漢語大詞典》:委泊
(1).犹停泊。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景 ( 周景 )心知 汴口 既濬,舟檝无壅,将有 淮 浙 巨商贸粮斛贾,万货临 汴 ,无委泊之地。”
(2).波涛冲击貌。
《漢語大詞典》:停舶
停泊。 曹禺 《胆剑篇》第一幕:“一线阳光照着江里停舶的 吴国 战舰船只。”
《國語辭典》:飘泊(飄泊) 拼音:piāo bó
生活不安定,流离失所,有如物之随水飘流,而无定所。《北史。卷二七。袁式传》:「性长者,虽羁旅飘泊,而清贫守度,不失士节。」也作「漂泊」、「飘薄」。
《國語辭典》:漂泊 拼音:piāo bó
比喻生活不固定,居无定所,犹如在水上漂流。唐。
杜甫 五首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也作「飘泊」、「飘薄」。
《國語辭典》:马头(馬頭) 拼音:mǎ tóu
1.马的头。如:「他拍拍马头,好安抚马儿的情绪。」
2.马夫的头目。如:「马头一声吆喝,众马夫扬鞭起程,准备上路了。」
《國語辭典》:马头(馬頭) 拼音:mǎ tou
旧时水岸泊舟,商船聚会的地方。即现在的码头。参见「码头」条。《资治通鉴。卷二四二。唐纪五十八。穆宗长庆二年》:「于黎阳筑马头,为渡河之势。」元。胡三省。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船家解了缆,放离了马头,用篙子撑了五里多路,一个小小的村落旁住了。」
《漢語大詞典》:维舟(維舟)
(1).古代诸侯所乘之船。维连四船,使不动摇,故称。
《尔雅·释水》:“天子造舟,诸侯维舟。” 郭璞 注:“维连四船。”
(2).泛指帝王贵族所乘之船。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六龙齐軫御朝曦,双鷁维舟下緑池。”
(3).系船停泊。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居人行转軾,客子暂维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维舟上读半磨灭,使君乃缘戚里恩。”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望见有石壁甚峭峻,维舟登岸,寻之得一尼菴。”
《国语辞典》:牂牁 拼音:zāng gē
1.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绳的木桩。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南录》:「水有牂牁系舟,陆有木寨系马。」也作「牂柯」。
2.郡名。汉时设置。位于今贵州省旧遵义府以南,至司南、石阡等府,皆其地。
3.河川名。源出贵州惠水县西北乱山中,流经广西入广东为西江。也称为「濛江」。
《国语辞典》:泊船 拼音:bó chuán
船停泊在岸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州北江边有个佛寺,名唤兜率禅院,舟人打点泊船在此过夜。」也称为「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