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黄昏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六时偈之一。法华忏法曰:「白众等听说,黄昏无常偈。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诸众等,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苦空无常,勤慎莫放逸。」
无常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仁王经所说之四非常偈也。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婆薮槃豆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论经义者为优婆提舍,是论无量寿经经义而造之愿生偈也。愿生偈者,愿生于安乐国之偈文也。又无量寿经论亦名往生论,净土论。
寿量四土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寿量品偈曰:「常在灵鹫山,及馀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为法界道场偈,亦曰寿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灵鹫山,是实报土,为三世常住之净土,故谓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为證实相之理者所得之果报,故谓为实报。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已上之菩萨住处也。又言常在二字,含常寂光土,谓常寂光土者,实相之理,即三谛之理也,盖常者常住之理,故为中谛,寂者空之义,即为空谛,光者照三千诸法之义,即为假谛。此常寂光之理,即为自他受用报身所證,即所住所在之处,故常在二字得以显之也。其次馀诸住处之言中有方便同居之二土。故称之为四土偈。
僧肇临刑说偈
【佛学大辞典】
(故事)此事僧传不载。惟传灯录二十七曰:「僧肇法师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叹佛偈
【佛学大辞典】
(经名)出于无量寿经上卷。法藏比丘诣世自在王佛所赞佛德之偈文曰:「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燄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云云凡八十句。
诞生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释尊降诞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宣「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玆而往,生分已尽」之偈。上文出于西域记六。长阿含一记下句为:「要度众生,生老病死。」诸经殊不一致。常用「三界皆苦我当安之」之下句。
歌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歌叹他德之偈颂。智度论三十五曰:「喜德女见太子,自造歌偈,而赞太子。爱眼视之,目未曾眴。」
莲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妙法莲华经之偈颂也。
莲华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妙法莲华经之偈文也。
缘生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缘起偈同。(参见:法身偈)
法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缘起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文也(但偈中说三谛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为苦灭之二谛)。约于其中苦谛之因缘生,谓之缘起偈。又曰缘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于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参见:法身偈)。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泥漆瓦砖,或聚沙雪。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金刚童子成就仪轨上曰:「又欲成就殊胜果者,于神通日月白分就趣河海侧,印沙印泥为塔,中置缘起偈。」
法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论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愿生偈之异名。以是为往生论之本偈故也。
禅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门宗匠之偈颂。禅源诠曰:「教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禅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众。禅偈撮咯,就此方一类之机。罗众则漭荡难依,就机则指的易见。」
转轮王为半偈剜身燃千灯
【佛学大辞典】
(传说)昔有转轮圣王为婆罗门剜身燃千灯,以供养之,闻半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寂。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三,经律异相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