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孤起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部教中有伽陀与祇夜二者。皆是偈语之体,然祇夜为重说前之经文而结以偈文者,故谓之重颂偈,伽陀不然,为单结之偈文,故曰孤起偈。玄义一下曰:「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分教之一。
法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法身舍利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法身偈)
法身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也。而常约于其说苦谛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勒论中所说曰:「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我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即盖诸法从缘生一句,说诸法之为因缘生,苦空无常无我,苦谛之相也。此法缘二字,说其生苦法之因缘之法,即集谛也,尽之一字说灭苦集,即灭谛也。道谛可以苦集为例而知,不必说也。智度论十一曰:「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其他诸经论所说之偈颂,总为生灭,即苦灭之二谛也。佛本行集经四十八马胜比丘对舍利弗说颂曰:「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浴佛功德经曰:「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又】此偈明说法身之不生不灭,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经曰:「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大日经疏六曰:「法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如净虚空,常不变易。」
阿利沙偈
【佛学大辞典】
(真言)谓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经疏曰:「所说阿利沙偈,名为自然成就真言。」供养法疏下曰:「阿利沙,叹佛功德也。」
阿弥陀佛偈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以偈颂赞叹净土者。
往生论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与往生论同。
往生礼赞偈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善导著,五部九帖之一。述为愿往生之礼赞。六时礼赞在此中。
朱利槃特诵一偈
【佛学大辞典】
(故事)(参见:半托迦)
要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主要之偈颂。
重誓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三誓偈之异名。
香偈
【佛学大辞典】
(杂名)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亦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證寂灭。」四句。此外见释氏要览卷上等。
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之略名。是亦佛灭后迦旃延说佛法没尽之相者。
后出阿弥陀佛偈
【佛学大辞典】
(经名)后汉失译。有十四偈。赞往生净土之胜妙。贞元录曰:「后出阿弥陀偈经一卷(或无经字),一纸(后汉失译两译一失)。」日本未知此偈为何人所造,别云一切经中弥陀偈,令人取信。
枯木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传灯录曰:「大海山法禅师有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破地狱偈文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为二人引至地狱,于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其人诵已,遂入见王。王问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得一四句偈。具说如上。王遂放逸,诵此偈时,当声至处,受苦之人,皆得解脱。」又谓无量寿经之「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汉朝玄通律师,破戒到阎魔厅。诵此文,阎魔礼拜。又法华经譬喻品之「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又寿量品之「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为破地狱之文。又密咒圆因往生集有智炬如来心破地狱咒。陀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