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妆腔(妆腔)  拼音:zhuāng qiāng
用假话伪作姿态。《程乙本红楼梦》第三四回:「你还妆腔呢!人人都知道是你说的!」
《国语辞典》:欺矇  拼音:qī méng
说假话哄骗人。如:「他一向惯于耍花招,欺矇大众,这下终于露出马脚,丑态毕露。」也作「欺骗」。
《国语辞典》:扯空砑光  拼音:chě kōng yà guāng
扯空,说假话;砑光,用石头磨纸或布,使其散发光泽。「扯空砑光」指说些花言巧语与人攀关系,以从中取利。《豆棚闲话》第一○则:「那一带沿河临水住的,俱是靠著虎丘山上,养活不知多多少少扯空砑光的人。」
《國語辭典》:鬼打扑(鬼打撲)  拼音:guǐ dǎ pū
胡扯,说没影儿的话。《醉醒石》第一三回:「却又鬼打扑道:『去不打紧,把这货当在这边,等家中银子来讨,一来耽搁,怕挫过二、三月行情,怎处?』」
《國語辭典》:报喜不报忧(報喜不報憂)  拼音:bào xǐ bù bào yōu
只报喜事而不报令人烦心忧虑的事。比喻隐瞒实情,只说好的话,却绝口不提不利的事。如:「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打电话回家报平安,他总是报喜不报忧。」
《國語辭典》:捏脓(捏膿)  拼音:niē nóng
捏造假话。《西游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
《國語辭典》:耍话(耍話)  拼音:shuǎ huà
玩笑话。《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公只当做耍话,归去和那大姆子说:『世界上不曾见这般好笑,史憨儿今夜要来偷我锅子,先来说教我留门。』」
《國語辭典》:裍风(綑風)  拼音:kǔn fēng
瞎说、扯谎。《西游记》第二四回:「行者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裍风。』」
《漢語大詞典》:诳话(誑話)
谎言,假话。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这个消息, 日本 报章也不肯载,是从 日本 外务省的官吏,政党的大员,学堂的教习,私自探听得的,极真极确,并不是誑话。”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大娘’, 道静 又在编着不得已的诳话:‘这上面净是骂我害我的话,我要仔细把它念一下,以后好跟他打官司。’”
分類:谎言假话
《漢語大詞典》:假大空
指假话、大话、空话。例如:我们有没有客里空呢?我们不叫客里空就是了,叫“假大空”
《漢語大詞典》:奸不厮欺,俏不厮瞒(姦不厮欺,俏不厮瞞)
亦作“奸不廝欺,俏不廝瞒”。亦作“奸不廝瞒,俏不廝欺”。 犹言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水浒传》第二回:“‘奸不厮欺,俏不厮瞒’,小人不姓 张 ,俺是 东京 八十万禁军教头 王进 的便是。”《水浒传》第六二回:“‘奸不厮瞒,俏不厮欺’,小人的事,都在节级肚里。”
《漢語大詞典》:漫天大谎(漫天大謊)
犹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分類:边际假话
《漢語大詞典》:瞒天大谎(瞞天大謊)
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世上这媒人们,原来只一味图撰钱……把偏房説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清 李渔 《奈何天·媒欺》:“要晓得从来的假话,都出在媒人口里,这瞒天大谎,不是我説起的。”亦省作“ 瞒天谎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世上説谎的也尽多,少不得依经傍注,有个边际,从没有见你恁样説瞒天谎的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