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张三李四(張三李四)  拼音:zhāng sān lǐ sì
假设的姓名,如同说某某人。《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漳州保福从展禅师》:「有人从佛殿后过,见是张三李四,从佛殿前过,为什么不见。」也作「李四张三」。
《漢語大詞典》:张甲李乙(張甲李乙)
犹言 张 三 李 四。 汉 张奂 《诫兄子书》:“不自克责,反云 张 甲谤我, 李 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 三国 魏 曹操 《与王修书》:“ 张 甲 李 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漢語大詞典》:要不是
假设情况并非如此或要是没有,引导假设条件句。例如:要不是你来,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国语辞典》:模拟投票(模拟投票)  拼音:mó nǐ tóu piào
模仿真正投票在媒体上所举行的假设性投票方式,是观察社会民心趋势的一种途径。如利用网际网路,由网友针对某个正在进行的选举,所进行的投票。
《国语辞典》:理论假设(理论假设)  拼音:lǐ lùn jiǎ shè
推论得来的假设。不是直接观察得来的,是由不可直接观察的抽象事物,如电子、中子、引力等所推论得到的假设。
《国语辞典》:搞不好  拼音:gǎo bù hǎo
1.修理不好、办不妥。如:「这个工作太复杂,怪不得他搞不好。」
2.假设语气,说不定、不在预计之中。如:「搞不好他们两个真的结婚了?」
《國語辭典》:子午线(子午線)  拼音:zǐ wǔ xiàn
通过正北、正南,以及天顶的经线。一天当中太阳分别在中午(午时)与半夜(子时)两次通过此线。
《国语辞典》:地下有知  拼音:dì xià yǒu zhī
人死后若还有知觉。多用于假设。如:「假如他地下有知,也会感谢你为他所做的一切。」
《漢語大詞典》:电子论
用物质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假设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理论。经典电子论是1895年由洛伦兹提出的,它把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金属电子论是189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黎开和德鲁台提出的,它认为金属导电和导热现象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的缘故。
《國語辭典》:打比  拼音:dǎ bǐ
1.比喻、打比方,用一件事物来说明另一件事物。如:「古人曾用成束筷子不易折断打比,来说明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2.较劲。如:「他如今已年老力衰,怎能跟年轻人打比。」
《漢語大詞典》:科学实验(科學實驗)
为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设而从事的专门实践活动。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國語辭典》:假定  拼音:jiǎ dìng
1.如果。如:「假定明天下雨,我们就延期举行。」也作「假设」。
2.科学上对客观事物的假设。参见「假设」条。
《國語辭典》:假设(假設)  拼音:jiǎ shè
1.如果。《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也作「假定」。
2.凭空构想。宋。苏轼〈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荐秦以诗贺之刘泾亦作因次其韵〉:「涂车刍灵皆假设,著眼细看君勿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迹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
3.代为设置。唐。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4.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證明的,称为「假设」。一经證明,便成为科学理论而不复是假设。也称为「假定」。
《國語辭典》:经线(經線)  拼音:jīng xiàn
1.编织品或织布机上的纵线。
2.地理上为推算地球表面某定点所假想的南北方向直线。每条经线均沿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而与纬线相垂直。也称为「子午线」。
《國語辭典》:经度(經度)  拼音:jīng dù
地理上指地球表面东西距离的度数。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东西各一百八十度。地球上某地的经度指通过该地的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