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矫饰伪行(矫饰伪行)  拼音:jiǎo shì wèi xìng
假装掩饰,言行虚伪。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矫饰伪行。」
《国语辞典》:昧著惺惺使糊涂(昧著惺惺使糊涂)  拼音:mèi zhe xīng xīng shǐ hú tú
假装糊涂、假装不懂。《西游记》第二七回:「今日昧著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国语辞典》:野鸡戴皮帽儿(野鸡戴皮帽儿)  拼音:yě jī dài pí mào ér
(歇后语)充鹰。意指野鸡戴上皮帽子假装是老鹰。讥讽人冒充主人或自以为了不起。《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不知那里拾了个坐崖头顶棚子的滥货来家,野鸡戴皮帽儿──充鹰哩!」
《国语辞典》:装憨打呆(装憨打呆)  拼音:zhuāng hān dǎ dāi
假装痴呆无知的样子。《金瓶梅》第三七回:「他与了你银子这一向,还不替他买将来。你这等装憨打呆的!」
《国语辞典》:充内行(充内行)  拼音:chōng nèi háng
假装为内行,不行假装行。《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你不用充内行了,我拣可吃的给你拿来就是了。」
《國語辭典》:做好做恶(做好做惡)  拼音:zuò hǎo zuò è
时好时坏,喜怒无常。《水浒传》第六二回:「两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国语辞典》:被发阳狂(被发阳狂)  拼音:pī fǎ yáng kuáng
头发散乱,假装发狂以避世。《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接舆避世,箕子被发阳狂,此二人者,皆避浊世以全其身者。」也作「被发佯狂」。
《国语辞典》:装糊涂(装糊涂)  拼音:zhuāng hú tu
假装迷糊、装做不清楚。如:「这事明明就是你搞砸的,可别在这儿装糊涂。」
《国语辞典》:打张惊儿(打张惊儿)  拼音:dǎ zhāng jīng ér
假装糊涂。《金瓶梅》第三五回:「伯爵反打张惊儿,说道:『我没曾在你面上尽得心,何故行此事?』」也作「打张鸡儿」。
《国语辞典》:周郎妙计高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妙计高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拼音:zhōu láng miào jì gāo tiān xià,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相传周瑜曾施计,假装要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以取荆州,结果弄巧成拙,不但没得到荆州,反而孙权的妹妹真的被娶走,并且又折损了许多兵将。见《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后用以比喻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还吃了大亏。《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当初桂生欺负施家,不肯应承亲事,谁知如今不为妻反为妾,虽是女孩儿命薄,也是桂生欺心的现报。分明是:『周郎妙计高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漢語大詞典》:设节(設節)
谓假装以名节自守。 汉 王充 论衡·答佞:“是故诈善设节者可知,饰伪无情者可辨,质诚居善者可得,含忠守节者可见也。”
《漢語大詞典》:假痴假呆(假癡假呆)
装傻;假装糊涂。《海上花列传》第四八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八章:“心里正没好气的 田八 ,下了车,对 小龙 狠狠地瞪了一眼;幸喜 小龙 假痴假呆地走开了。” 陆文夫 《荣誉》:“她自己隐瞒了两匹次布,还假痴假呆地向人家做报告。”
《漢語大詞典》:假热佯亲(假熱佯親)
假装的亲热。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见他外面而服,非咱中心臣顺,都是些假热佯亲。”
分類:假装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