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仄起
(1).倾斜突起。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忽巨石仄起如龟脊,左右絶壑万仞,从脊上跼步以行,行者皆股慄。”
(2).近体诗的起句形式。指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如五律首句为仄仄平平仄,七律首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國語辭典》:船台(船臺)  拼音:chuán tái
建造船舰的工作棚台。具有斜坡及船坞二种型式。
《漢語大詞典》:倾返(傾返)
形容峰峦险峻,向下倾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俗以此山为 吴山 ,三峯霞举,叠秀云天,崩峦倾返,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
《漢語大詞典》:辟戾
倾斜,倒向一边。《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 汉 郑玄 注:“缀,犹拘也。为将屨,恐其辟戾也。” 贾公彦 疏:“几之两头皆有两足,今竖用之,一头以夹两足,恐几倾倒,故使御者坐持之。”
分類:倾斜
《國語辭典》:坑衡  拼音:kēng héng
树木枝叶茂密,重叠交错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坑衡閜砢,垂条扶疏。」
分類:重迭倾斜
《漢語大詞典》:仄歪
(1).方言。倾斜摇晃。 梁斌 《红旗谱》五:“一下子,把被套角儿挂在那人的腿膈肢上,挂个侧不楞,仄歪了两步又站住。”
(2).指倾斜不稳的样子。 段荃法 《“状元”搬妻》:“我的头轰了一下,身子打了个仄歪。”
《漢語大詞典》:仄崿
倾斜的山崖。 明 徐宏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路乃转北而下,歷悬石,披仄崿,下抵石底。”
分類:倾斜山崖
《国语辞典》:直立茎(直立茎)  拼音:zhí lì jīng
植物茎向上生长,与水平面垂直而不倾斜者。如甘蔗等。
《漢語大詞典》:土溜
倾斜地区表层土由于冻融、浸水等影响失掉平衡而发生缓慢流动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欹突
倾斜突兀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又西二里,为茶庵,其北有山,欹突可畏。”
分類:倾斜突兀
《漢語大詞典》:欹削
倾斜陡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余从石冈直南彻谷底,復阻石棘而出,因西逾 象牙 、 狮子 间,脊欹削几不容足。”
分類:倾斜陡峭
《國語辭典》:斜度标(斜度標)  拼音:xié dù biāo
铁路或道路旁,表示路线倾斜的标记。
《國語辭典》:斜脚雨(斜腳雨)  拼音:xié jiǎo yǔ
斜下的雨。多因风力的关系而形成。如:「今天风大,下起了斜脚雨,就算撑伞,衣服还是被淋湿了。」
分類:倾斜而下
《國語辭典》:斜面  拼音:xié miàn
力学上指倾斜的平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当物体向上移动时,斜面较直上省力,斜面越长,越省力。
《国语辞典》:坡陡水急  拼音:pō dǒu shuǐ jí
坡度倾斜,水流急速。如:「此地坡陡水急,实在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