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后恭前倨(后恭前倨)  拼音:hòu gōng qián jù
先前傲慢无礼,后又谦卑恭敬。比喻待人势利,态度转变迅速。参见「前倨后卑」条。明。孙仁孺《东郭记》第四三出:「这的是舐痔吮痈、后恭前倨、奴颜婢颊。」
《国语辞典》:倨傲怠慢  拼音:jù ào dài màn
态度骄傲,待人简慢。《西游记》第一四回:「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著他扶汉。」
《国语辞典》:倨傲鲜腆(倨傲鲜腆)  拼音:jù ào xiǎn tiǎn
傲慢无礼。宋。苏轼〈留侯论〉:「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分类字锦》:足折敖倨
尔雅翼蟹八跪而二敖八足折而容俯故谓之跪两敖倨而容仰故谓之敖字从解者以随潮解甲也壳上多作十二点深燕脂色如鲤之三十六鳞其腹中虚实亦应月
分类:
《漢語大詞典》:疾言倨色
见“ 疾言遽色 ”。
《國語辭典》:疾言遽色  拼音:jí yán jù sè
言语躁急,神色张皇。形容人不镇静的样子。《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临时变卦,如何不恼。包著一肚子气,不免疾言遽色。」
《漢語大詞典》:浩倨
见“ 浩居 ”。
《漢語大詞典》:浩居
亦作“ 浩裾 ”。亦作“ 浩倨 ”。 傲倨,怠慢不恭貌。墨子·非儒下:“立命缓贫而高浩居。” 毕沅 校注:“同‘傲倨’。”墨子·非儒下:“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卢文弨 校:“《晏子》外篇与此多同,‘浩居’作‘浩裾’。” 孙诒让 间诂:“居、裾,并倨之叚字。”晏子春秋·外篇下一:“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孔子家语·三恕》:“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弊。”
分類:怠慢不恭
《漢語大詞典》:骜倨(驁倨)
傲慢。新唐书·文艺传上·崔信明:“ 扬州 録事参军 郑世翼 者,亦驁倨,数佻轻忤物。”
分類:傲慢
《漢語大詞典》:诞倨(誕倨)
狂放傲慢。梁书·韦粲传:“ 粲 以旧恩,任寄绸密,虽居职屡徙,常留宿卫,颇擅威名,诞倨,不为时辈所平。”
分類:狂放傲慢
《國語辭典》:前倨后恭(前倨後恭)  拼音:qián jù hòu gōng
先前傲慢无礼,后又谦卑恭敬。比喻待人势利,态度转变迅速。参见「前倨后卑」条。《西游记》第五一回:「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漢語大詞典》:伉倨
刚正不阿。明史·沈鍊传:“﹝ 沈鍊 ﹞用伉倨,忤御史,调 茌平 。”
分類:刚正不阿
《分类字锦》:倨不冠带(倨不冠带)
晋书崔彦昭传与王凝外昆弟也凝大中初先显而彦昭未仕尝见凝凝倨不冠带嫚言曰不若从明经举彦昭为憾至是凝为兵部侍郎母闻彦昭相敕婢多制履袜曰王氏妹必与子偕逐吾将共行彦昭泣且拜不敢为怨凝竟免按此条乃姨弟附见
分类:内外兄弟
《漢語大詞典》:倨佝
见“ 倨句 ”。
《國語辭典》:倨句  拼音:jù gōu
器物弯曲的角度。微曲的为「倨」,大曲的为「句」。《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句外博。」
《漢語大詞典》:倨固
傲慢固陋。荀子·修身:“体倨固而心埶诈,术顺墨而精杂污。”
分類:傲慢固陋
《漢語大詞典》:倨悍
慠慢强悍。 宋 高晦叟 珍席放谈卷下:“擒囚领 鬼章 至庭下,倨悍不拜。”
分類:强悍
《漢語大詞典》:倨横
傲慢骄横。新唐书·陆亘传:“礼史 孟真 练容典,博士降色访逮,史倚以倨横。”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监司徒巡检:“至有倨横之人,责桥道不整,驱之车前,使徒步与卒伍齿者。”
分類:傲慢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