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借花献佛
【佛学大辞典】
(杂语)过现因果经,瞿夷寄二花于善慧仙人以献佛。按元杂剧有借花献佛语。借当是寄花之讹。今俗用为借他人物以献客之意。
【俗语佛源】
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枝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枝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睫,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睫,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如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李明权)
借别名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台家四教之判,有以别教之名显通教之义者。是借别而名通也。谓为名别义通亦同。如法相宗明五十地。
借香问讯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之上香,有供住持之香者,即先向住持问讯,是为借香问讯,烧香了,复向住持问讯,此为谢香问讯。见象器笺十。
借识力
【三藏法数】
借识力者,即二禅已上,无有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假初禅之识而为己用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借识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二禅已上者,即三禅、四禅天也。)
【三藏法数】
借识力者,谓如二禅以上,无有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眼耳身三识,以成己用。由此假他之用,非因本起,不属唯识,是故唯识难判也。(借初禅三识者,由初禅不著香味二尘,已无鼻、舌二识,惟有眼、耳、身三识。二禅已上,不著五尘,故五识俱无。若欲应用,则借初禅三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