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叶候
岁候
远候
候钟
候驾
蚕候
北候
阴候
履候
症候
伫候
立候
状候
看候
候省
《漢語大詞典》:叶候
合乎节令。 前蜀 杜光庭 《飞龙唐裔仆射受正箓一词》:“正日月之天元,风云叶候;静灾邪於地纪,生植无愆。”
分類:节令
《漢語大詞典》:岁候(歲候)
一年的时节。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岁候初过半,荃蕙岂久芬?” 唐 张仲素 《反舌无声赋》:“配鸣鳩之拂羽,备岁候于三百六旬。” 明 李东阳 《游朝天宫慈恩寺》诗序:“而今岁候差晚,所至菊未花。”
分類:一年时节
《漢語大詞典》:远候(遠候)
远方之斥候。六韬·奇兵:“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参见“ 斥候 ”。
分類:远方斥候
《國語辭典》:斥候  拼音:chì hòu
侦察敌情的哨兵。《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馀人俱。」也作「斥堠」。
《漢語大詞典》:候钟(候鐘)
指时钟、自鸣钟。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天主堂:“其国俗工奇器,若……候鐘,应时自击有节。”
分類:时钟
《漢語大詞典》:候驾(候駕)
(1).迎候帝王。魏书·李遐传:“ 庄帝 潜济 河 北相会。 遐 既闻 荣 推奉 庄帝 ,遂开门謁候。仍从驾南渡,及 河阴 ,为乱兵所害,时年四十二。事寧……以候驾之功封 卢乡县开国伯 。”
(2).等候出行的车马。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镇西长史 杜预 言於众曰:‘ 伯玉 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将何以堪其责乎?’ 瓘 闻之,不候驾而谢 预 。”
(3).恭候大驾。等候对方来临的敬语。 欧阳山 《苦斗》五七:“人家是专门约定在 翁源 候驾的么?”
《漢語大詞典》:蚕候(蠶候)
蚕事方兴之征候。禽经:“商庚,夏蚕候也。” 张华 注:“此鸟鸣时,蚕事方兴,蚕妇以为候。”
《骈字类编》:北候
贾岛送张校书季霞诗见南境下
《漢語大詞典》:阴候(陰候)
梦中出现的征兆。 汉 王充 论衡·纪妖:“卧梦为阴候,觉为阳占。”
《骈字类编》:履候
梁武帝文以道养和履候无爽
《國語辭典》:症候(癥候)  拼音:zhēng hòu
徵兆、迹象。如:「上腹部疼痛是肠胃溃疡的主要症候。」也作「症候」、「證候」。
《國語辭典》:症候  拼音:zhèng hòu
1.疾病。《红楼梦》第一六回:「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
2.疾病的状态。《三国演义》第三一回:「且说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也作「症候」、「證候」。
《國語辭典》:伫候(佇候)  拼音:zhù hòu
久立等候。《旧唐书。卷一二六。陈少游传》:「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分類:肃立等候
《国语辞典》:立候  拼音:lì hòu
立刻等候。如:「立候佳音」。《儒林外史》第四○回:「大堂虞老爷立候相公说话。」也作「立待」、「立等」。
分类:立刻等候
《漢語大詞典》:状候(狀候)
(1).情况,状态。 唐 韩愈 《南山诗》:“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
(2).指症状,症候。 唐 李绅 《江亭》诗:“今日病身悲状候,岂能埋骨向炎荒。”
《漢語大詞典》:看候
(1).照看;察看情况。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春酒法﹞但取味足而已,不必要止十石。然必须看候,勿使米过,过则酒甜。”
(2).诊视病情。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医人看候,皆言客风在表耳。”
《漢語大詞典》:候省
探视问候。 唐 沈既济 枕中记:“詔曰:‘……今令驃骑大将军 高力士 就第候省,其勉加鍼石,为予自爱,犹冀无妄,期於有瘳。’”
分類:探视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