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倘 → 傥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傥若(儻若)  拼音:tǎng ruò
假如、如果。《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太平广记。卷八三。张佐》:「君长二三寸,岂复耳有国土。傥若有之,国人当尽焦螟耳。」
分類:假如
《國語辭典》:倘若  拼音:tǎng ruò
表示假设语气的连接词,即如果、假使。《红楼梦》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亲人来,只怕有混帐人顶名冒出去。」《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倘若他们一个个都讲起平等来,不听我的节制,这差使还能当吗?」
《漢語大詞典》:若为(若爲)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沈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漢語大詞典》:且使
假使;倘若。《公羊传·隐公三年》:“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史记·苏秦列传:“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汉书·元后传:“且使鬼神无知,何用庙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且使如其言矣,而举国犹孱,授之巨兵,奚能胜任,仍有僵死而已矣。”
分類:假使倘若
《漢語大詞典》:如使
设使;倘若。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汉书·萧望之传》:“如使 匈奴 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闕於朝享,不为畔臣。” 颜师古 注:“本以客礼待之,若后不来,非叛臣。” 宋 叶适 《东嘉开河记》:“封疆道路,城郭沟池,其修补濬治之功,此民之力所能自为也;如使官亦为之,则费而难给矣。”
分類:倘若
《漢語大詞典》:当若(當若)
倘若。墨子·尚同中:“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穀不孰,六畜不遂……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分類:倘若
《國語辭典》:傥然(儻然)  拼音:tǎng rán
失志的样子。《庄子。田子方》:「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唐。成玄英。疏:「傥然,自失貌。」
《漢語大詞典》:脱若
倘若。 唐 陈子昂 《谏曹仁师出军书》:“脱若功未克成,士马先丧尽,中土求士,卒又难得。”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脱若虏人畏而不前,置而不问……我以堡坞全力,助其逐袭,或迎之前,或出其后,制胜必矣。”
分類:倘若
《漢語大詞典》:自非
(1).倘若不是。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忧;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汉书·董仲舒传:“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而已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自非 王子晋 ,谁能常美好?”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2).自觉其非。 唐 韩愈 《复志赋》:“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
分類:倘若自觉
《國語辭典》:至如  拼音:zhì rú
1.至于、提及。为转换话题,谈到有关的或附带的事情时的用词。《汉书。卷五○。汲黯传》:「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文选。江淹。恨赋》:「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也作「至若」、「至于」。
2.即使、就算。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二折:「至如我有才如吕望,也则怕无福可便遇文王。」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至如我无有钱呵,我则待当了环绦醉一场。」
《國語辭典》:借使  拼音:jiè shǐ
1.假如、倘若。汉。贾谊 过秦论:「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2.即使、纵然。《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借使似道实轻汝曹,特似道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似道之轻汝也固宜。」
《国语辞典》:必若  拼音:bì ruò
倘若、如果。《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如累卵,难于上天。」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也作「若必」。
《国语辞典》:若必  拼音:ruò bì
倘若、如果。唐。白居易〈哭李三〉诗:「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太平广记。卷三三五。章仇兼琼》:「大使若住蜀,有无涯之寿;若必入朝,不见其吉。」也作「必若」。
《漢語大詞典》:傥使(儻使)
倘使,倘若。 唐 孟云卿 《途中寄友人》诗:“儻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 清 秦曾熙 《小螺庵病榻忆语跋》:“儻使得赋于归,以其所以事父母者事翁姑,则宗族间詎不又嘖嘖称贤妇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傥使置身当时,与古民同其忧患,则颓唐侘傺,复远念 盘古 未生,斧凿未经之地,又事之所必有者已。”
分類:倘若
《國語辭典》:倘然  拼音:tǎng rán
1.悠閒自得的样子。唐。司空图《诗品。疏野》:「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2.假使、如果。《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倘然依著公法驳起他来,不但不该扰害我们的地方,就是驻兵也应该商量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