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崩隤
(1).崩裂倒塌。 明 方孝孺 《赠郭士渊序》:“山以是而不动,水以是而不息。有时而崩隤溢涸者,是气滞而不行,鬱而不通也。”
(2).形容陡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踞脊上迴瞰南谷,崩隤直下,不见其底。”
《國語辭典》:崩落  拼音:bēng luò
土石等崩塌下来。《聊斋志异。卷二。海公子》:「蛇果就掌吸饮。饮未及尽,遽伸其体,摆尾若霹雳声,触树,树半体崩落,蛇卧地如梁而毙矣。」
《漢語大詞典》:颓荒
倒塌废弃。 清 顾炎武 《十庙》诗:“周垣半倾覆,栋宇皆頽荒。”
分類:倒塌废弃
《国语辞典》:落架  拼音:lào jià
1.房屋的木架倒塌倾斜。如:「这屋子年久失修,已有多处落架。」
2.比喻家道衰败。如:「这户人家以前可风光了,如今竟落架成这地步,真令人慨叹!」
《漢語大詞典》:缺圮
残缺倒塌。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东曰东馆,其内草木猥奥,有崖谷,倾亚缺圮,豕得以为囿,蛇得以为藪,人莫能居。”
分類:残缺倒塌
《漢語大詞典》:倾亏(傾虧)
残破倒塌。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求归其路,迺界北山,栈道倾亏,蹬阁连卷。”
分類:残破倒塌
《漢語大詞典》:倾弛(傾弛)
倒塌残破。 宋 苏辙 《寄孔武仲》诗:“池塘漫不知,亭榭日倾弛。”
分類:倒塌残破
《國語辭典》:崩塌  拼音:bēng tā
崩裂倒塌。如:「大楼崩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嘉靖初年,洞庭两山出蛟,太湖边山崖崩塌,露出一古冢朱漆棺,宝物无数,尽被人盗去无遗。」
《国语辞典》:危屋  拼音:wéi wū
有倒塌危险的房屋。也称为「危房」。
《漢語大詞典》:崩拆
倒塌断裂。 宋 徐照 《渡钱塘江》:“ 阿香 击鼓喧,地轴忽崩拆。”
分類:倒塌断裂
《漢語大詞典》:倒坏(倒壞)
倒塌崩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復有四年之奇荒,七年之地震……屋舍尽皆倒坏,男妇压死万餘。”
分類:倒塌崩坏
《漢語大詞典》:隤缺
倒塌崩坏之处。 宋 苏轼 《飓风赋》:“补茅屋之罅漏,塞墙垣之隤缺。”
分類:倒塌崩坏
《国语辞典》:泥脚(泥脚)  拼音:ní jiǎo
1.泥质的地基。比喻根基不稳,容易倒塌。如:「这栋房子的地基如泥脚,经不起地震。」
2.陷入泥淖的脚。比喻事情遭遇困难,不易解决。如:「那人负债沉重,如泥脚般陷入困境。」
《漢語大詞典》:倒败(倒敗)
(1).破落;垮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想我当日光景好的时候,一切的乡绅世族,那一家那一个不和我结交……自从倒败下来,一个个都掉头不顾了。”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当他统一之时,亦即倒败之始。”
(2).指建筑物倒塌、残破。 鲁迅 《野草·求乞者》:“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迭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 潘漠华 《冷泉岩》:“屋顶已颓塌一半了,西南向的墙角也已倒败,但门还是用锁锁着。”
《漢語大詞典》:倾隤(傾隤)
倾颓,倒塌。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随园》:“至 道光 二年九月,偶以事赴 金陵 ,则楼阁倾隤,秋风落叶,又是一番境界。”
分類:倾颓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