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025,分135页显示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页
十种念处──菩萨修十种念处
十七种名──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使修行显示
修止却魔
修观却魔
事中修一心精进
理中修一心精进
真实修行
不实修行
修多罗藏
共修三昧
常修
我修
无常修
佛类词典(续上)
十种得地三昧──菩萨修十种得地三昧十种念处──菩萨修十种念处
十七种名──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使修行显示
修止却魔
修观却魔
事中修一心精进
理中修一心精进
真实修行
不实修行
修多罗藏
共修三昧
常修
我修
无常修
十种得地三昧──菩萨修十种得地三昧
【三藏法数】
(出宝雨经)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盖地之为德,博厚平静,物无不载,生育滋长,不自为功;包含摄受,周遍无量,于净于秽,了无憎爱。菩萨修行,得其三昧,有似于地,故名得地三昧。
〔一、广大无边〕,谓菩萨功德智慧,不可思议,庄严愿行,无量无边,譬如大地周遍十方,无有界限也。
〔二、存济众生〕,谓菩萨以广大慈悲之心,遍行六度,于法界一切有情,悉能存济,得所依止;凡有所需,若法若财,悉如其意,随时随处,无有限碍。如地广大,了无边际,一切众生,皆能容受;随其种性,各得依止,而能生长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恩不望报〕,谓菩萨以慈悲悯爱之心,利益一切有情。未了悟者令得了悟,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恩德普被,而心不希报。譬如大地,生育万物,而亦无所望报也。
〔四、普能容受〕,谓菩萨于诸佛所说之法,虽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悉能一心受持,无有遗失。譬如大地,天降洪雨,无量无边,悉能容受也。
〔五、众生依止〕,谓菩萨能为一切有情作归依处。凡所修习一切善法,乃至得入涅槃,皆以菩萨为之依止。譬如大地,能为一切万物之所依止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六、能生善种〕,谓菩萨以方便力,能令一切有情所有善根种子,皆因法雨而生。譬如大地,世间所有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也。
〔七、如大宝器〕,谓菩萨以方便力,能令一切有情,修习一切功德善法之宝,随其根器,皆因菩萨而得成就。譬如大地,能为众宝之器也。
〔八、能出众药〕,谓菩萨善巧说法,能除一切有情烦恼等病。譬如大地,出生一切众妙之药,可以疗治一切病也。
〔九、不可倾动〕,谓菩萨以禅定之力,安忍逆顺二境,不生瞋爱,而于一切内外诸缘,莫能扰动。譬如大地,万古宁静,不因他缘倾覆摇动也。
〔十、不惊不畏〕,谓菩萨以定慧之力,心恒寂静,安住正理,或遇邪魔外道,用彼种种妖邪之术,故相侵挠,乃至欲行伤害。菩萨晏然,无少惊畏;譬如大地,虽遇烈风雷电,崖倾海沸,而地自若也。
(出宝雨经)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盖地之为德,博厚平静,物无不载,生育滋长,不自为功;包含摄受,周遍无量,于净于秽,了无憎爱。菩萨修行,得其三昧,有似于地,故名得地三昧。
〔一、广大无边〕,谓菩萨功德智慧,不可思议,庄严愿行,无量无边,譬如大地周遍十方,无有界限也。
〔二、存济众生〕,谓菩萨以广大慈悲之心,遍行六度,于法界一切有情,悉能存济,得所依止;凡有所需,若法若财,悉如其意,随时随处,无有限碍。如地广大,了无边际,一切众生,皆能容受;随其种性,各得依止,而能生长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恩不望报〕,谓菩萨以慈悲悯爱之心,利益一切有情。未了悟者令得了悟,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恩德普被,而心不希报。譬如大地,生育万物,而亦无所望报也。
〔四、普能容受〕,谓菩萨于诸佛所说之法,虽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悉能一心受持,无有遗失。譬如大地,天降洪雨,无量无边,悉能容受也。
〔五、众生依止〕,谓菩萨能为一切有情作归依处。凡所修习一切善法,乃至得入涅槃,皆以菩萨为之依止。譬如大地,能为一切万物之所依止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六、能生善种〕,谓菩萨以方便力,能令一切有情所有善根种子,皆因法雨而生。譬如大地,世间所有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也。
〔七、如大宝器〕,谓菩萨以方便力,能令一切有情,修习一切功德善法之宝,随其根器,皆因菩萨而得成就。譬如大地,能为众宝之器也。
〔八、能出众药〕,谓菩萨善巧说法,能除一切有情烦恼等病。譬如大地,出生一切众妙之药,可以疗治一切病也。
〔九、不可倾动〕,谓菩萨以禅定之力,安忍逆顺二境,不生瞋爱,而于一切内外诸缘,莫能扰动。譬如大地,万古宁静,不因他缘倾覆摇动也。
〔十、不惊不畏〕,谓菩萨以定慧之力,心恒寂静,安住正理,或遇邪魔外道,用彼种种妖邪之术,故相侵挠,乃至欲行伤害。菩萨晏然,无少惊畏;譬如大地,虽遇烈风雷电,崖倾海沸,而地自若也。
十种念处──菩萨修十种念处
【三藏法数】
(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念即能念之智,身即所念之处,智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是为十种念处也。
〔一、身念处〕,身以积聚为义,谓积聚诸根而成身也。菩萨观察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皆悉远离;又当从顶至踵,遍观其身,而悉无我。是身不净,臭秽可恶。作是观时,身中所起贪爱诸欲,及计我想等执,悉不可得,则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也。
〔二、受念处〕,受以领纳为义,谓六根受六尘也。菩萨思惟所有诸受,皆悉是苦,愚人颠倒,计以为乐;贪爱染著,不肯暂舍。菩萨自既勤行断苦受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观。知受是苦,不生贪染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心念处〕,心亦以积聚为义,又虑知也,谓能积聚一切善恶之法,于一切法,复能思虑而觉知也。菩萨思惟:心实无常,计执为常,无我谓我,不净谓净,是心动摇,如风如火,不得暂停。一切法中,心为先导。心若调伏,即一切法,悉得调伏也。
〔四、法念处〕,法即意根所起之法,菩萨于贪瞋痴等诸不善法,如实了知过患,勤断除已,即能于诸善法,心生爱乐,住正念处,而于彼法,求所成办,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五、境界念处〕,谓菩萨于诸可意及不可意色声香味触诸境界中,观察思惟,皆是虚假,不生贪恚;又作是念,我今不应于此空法之中,而起贪恚。作是观时,不为境坏,不著所得,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六、阿兰若念处〕,梵语阿兰若,或云阿练若,华言闲静处。谓不作众事名闲,无愦闹处名静;或翻无诤,谓不与世诤也。菩萨修无诤行及寂静行,即名为阿兰若处。应当远离不如理作意,于如理法中,心生爱乐,增广修习,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七、教邑聚落念处〕,谓菩萨若入教邑聚落,常加精专行菩萨行,于诸博奕、酒肆、欢宴、歌舞,及馀一切非应行处,即当远离。是故菩萨不为声色所惑、尘劳所染也。
〔八、名闻利养念处〕,谓菩萨道德既隆,名闻流布,故人多归向。当念所受利养等事,但为施主作福田故,而乃受之。不可贪著,执为己有。随其所得,即与众共,不使有一毫矜吝之心也。
〔九、如来学门念处〕,谓菩萨思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皆如是学,得成正觉,转大法轮,入般涅槃。我当起净信心,尊敬勤修,亦复成就,与佛无异。(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
〔十、断诸烦恼念处〕,谓菩萨以正念故,而能了知,一切烦恼杂染等法,皆由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之所生起,以了知故,而悉远离,故得六根清净,而无所染著也。
(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念即能念之智,身即所念之处,智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是为十种念处也。
〔一、身念处〕,身以积聚为义,谓积聚诸根而成身也。菩萨观察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皆悉远离;又当从顶至踵,遍观其身,而悉无我。是身不净,臭秽可恶。作是观时,身中所起贪爱诸欲,及计我想等执,悉不可得,则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也。
〔二、受念处〕,受以领纳为义,谓六根受六尘也。菩萨思惟所有诸受,皆悉是苦,愚人颠倒,计以为乐;贪爱染著,不肯暂舍。菩萨自既勤行断苦受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观。知受是苦,不生贪染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心念处〕,心亦以积聚为义,又虑知也,谓能积聚一切善恶之法,于一切法,复能思虑而觉知也。菩萨思惟:心实无常,计执为常,无我谓我,不净谓净,是心动摇,如风如火,不得暂停。一切法中,心为先导。心若调伏,即一切法,悉得调伏也。
〔四、法念处〕,法即意根所起之法,菩萨于贪瞋痴等诸不善法,如实了知过患,勤断除已,即能于诸善法,心生爱乐,住正念处,而于彼法,求所成办,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五、境界念处〕,谓菩萨于诸可意及不可意色声香味触诸境界中,观察思惟,皆是虚假,不生贪恚;又作是念,我今不应于此空法之中,而起贪恚。作是观时,不为境坏,不著所得,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六、阿兰若念处〕,梵语阿兰若,或云阿练若,华言闲静处。谓不作众事名闲,无愦闹处名静;或翻无诤,谓不与世诤也。菩萨修无诤行及寂静行,即名为阿兰若处。应当远离不如理作意,于如理法中,心生爱乐,增广修习,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七、教邑聚落念处〕,谓菩萨若入教邑聚落,常加精专行菩萨行,于诸博奕、酒肆、欢宴、歌舞,及馀一切非应行处,即当远离。是故菩萨不为声色所惑、尘劳所染也。
〔八、名闻利养念处〕,谓菩萨道德既隆,名闻流布,故人多归向。当念所受利养等事,但为施主作福田故,而乃受之。不可贪著,执为己有。随其所得,即与众共,不使有一毫矜吝之心也。
〔九、如来学门念处〕,谓菩萨思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皆如是学,得成正觉,转大法轮,入般涅槃。我当起净信心,尊敬勤修,亦复成就,与佛无异。(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
〔十、断诸烦恼念处〕,谓菩萨以正念故,而能了知,一切烦恼杂染等法,皆由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之所生起,以了知故,而悉远离,故得六根清净,而无所染著也。
十七种名──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三藏法数】
(出妙法莲华经论)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三藏中,最胜极妙,更无有比,故名最胜修多罗。(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三、大方广〕,无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广,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具此三义,故名大方广。
〔四、教菩萨法〕,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如来以此教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萨,随顺法器,令其得證佛果,故名教菩萨法。(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五、佛所护念〕,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是佛自所證得;虽欲开示,但为众生根钝,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名佛所护念。
〔六、诸佛秘密法〕,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此法甚深,唯佛能知,故名诸佛秘密法。
〔七、一切佛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如来功德三昧,无不含摄,故名一切佛藏。(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八、诸佛秘密处〕,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佛以善根未熟众生,非是受法之器,不即为其演说,故名诸佛秘密处。
〔九、能生一切诸佛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三世诸佛,莫不由此而得成就大菩提果,故名能生一切诸佛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十、一切诸佛之道场〕,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闻此法者,则能成就佛果菩提,故名一切诸佛之道场。
〔十一、诸佛所转法轮〕,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诸佛出世,无不以此法门,摧破一切众生烦恼障碍,令得解脱,故名诸佛所转法轮。
〔十二、诸佛坚固舍利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乃是诸佛真如法身舍利,亘古亘今,不迁不变,无有败坏,故名诸佛坚固舍利经。(梵语舍利,华言骨身,谓生身舍利;此云舍利,乃法身舍利也。)
〔十三、诸佛大巧方便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诸佛由此法门,既成大菩提果已,复以广大善巧方便,为诸众生演说天人声闻缘觉诸菩萨法,令其悟入佛之境界,故名诸佛大巧方便经。
〔十四、说一乘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显示诸佛菩提究竟之体,非彼声闻、缘觉之所能證,故名说一乘经。
〔十五、第一义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即是如来法身究竟所住之处,故名第一义住。
〔十六、妙法莲华〕,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此之妙法,而独以莲华为喻者,盖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乃华、果同时,故名妙法莲华。(权、实者,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为权;一佛乘即实也。华、果同时者,世间之华,先华后果;唯莲华,华果同时,果即莲实也。)
〔十七、最上法门〕,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无量名句所诠法义,无不含摄,于诸经中,最胜最上,故名最上法门。
(出妙法莲华经论)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三藏中,最胜极妙,更无有比,故名最胜修多罗。(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三、大方广〕,无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广,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具此三义,故名大方广。
〔四、教菩萨法〕,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如来以此教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萨,随顺法器,令其得證佛果,故名教菩萨法。(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五、佛所护念〕,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是佛自所證得;虽欲开示,但为众生根钝,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名佛所护念。
〔六、诸佛秘密法〕,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此法甚深,唯佛能知,故名诸佛秘密法。
〔七、一切佛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如来功德三昧,无不含摄,故名一切佛藏。(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八、诸佛秘密处〕,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佛以善根未熟众生,非是受法之器,不即为其演说,故名诸佛秘密处。
〔九、能生一切诸佛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三世诸佛,莫不由此而得成就大菩提果,故名能生一切诸佛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十、一切诸佛之道场〕,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闻此法者,则能成就佛果菩提,故名一切诸佛之道场。
〔十一、诸佛所转法轮〕,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诸佛出世,无不以此法门,摧破一切众生烦恼障碍,令得解脱,故名诸佛所转法轮。
〔十二、诸佛坚固舍利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乃是诸佛真如法身舍利,亘古亘今,不迁不变,无有败坏,故名诸佛坚固舍利经。(梵语舍利,华言骨身,谓生身舍利;此云舍利,乃法身舍利也。)
〔十三、诸佛大巧方便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诸佛由此法门,既成大菩提果已,复以广大善巧方便,为诸众生演说天人声闻缘觉诸菩萨法,令其悟入佛之境界,故名诸佛大巧方便经。
〔十四、说一乘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显示诸佛菩提究竟之体,非彼声闻、缘觉之所能證,故名说一乘经。
〔十五、第一义住〕,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即是如来法身究竟所住之处,故名第一义住。
〔十六、妙法莲华〕,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此之妙法,而独以莲华为喻者,盖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乃华、果同时,故名妙法莲华。(权、实者,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为权;一佛乘即实也。华、果同时者,世间之华,先华后果;唯莲华,华果同时,果即莲实也。)
〔十七、最上法门〕,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无量名句所诠法义,无不含摄,于诸经中,最胜最上,故名最上法门。
使修行显示
【三藏法数】
谓众生既知性具如来之法,令其修行,悟入显现。如法华经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等,是名使修行显示。
谓众生既知性具如来之法,令其修行,悟入显现。如法华经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等,是名使修行显示。
修止却魔
【三藏法数】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一切可爱之境,令人乐著;或见师子、虎狼、罗刹,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惧。即当了达,此是诸魔惑乱之相,悉皆虚诳,不喜不怖。而唯息心寂静,则彼当自灭;是为修止却魔。(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一切可爱之境,令人乐著;或见师子、虎狼、罗刹,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惧。即当了达,此是诸魔惑乱之相,悉皆虚诳,不喜不怖。而唯息心寂静,则彼当自灭;是为修止却魔。(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
修观却魔
【三藏法数】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于诸魔境,修止却之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无有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喜勿惧,则正定现前,彼当自灭;是为修观却魔。
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于诸魔境,修止却之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无有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喜勿惧,则正定现前,彼当自灭;是为修观却魔。
事中修一心精进
【三藏法数】
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谓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理中修一心精进
【三藏法数】
谓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所礼本性空寂,虽曰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生、佛者,众生诸佛也。)
谓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所礼本性空寂,虽曰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生、佛者,众生诸佛也。)
真实修行
【三藏法数】
谓依佛所说,能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真实修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谓依佛所说,能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真实修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不实修行
【三藏法数】
谓不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不实修行。
谓不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不实修行。
修多罗藏
【三藏法数】
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共修三昧
【三藏法数】
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常修
【三藏法数】
常即不迁不变之谓也。盖菩萨了知法身之体,本来常住,无灭无生,以破声闻之人,不应于诸法中执为无常,是名常修。
常即不迁不变之谓也。盖菩萨了知法身之体,本来常住,无灭无生,以破声闻之人,不应于诸法中执为无常,是名常修。
我修
【三藏法数】
我即自在无碍之谓也。盖菩萨了知无我法中而有真我,得大自在,无有障碍,以破声闻之人,不应于诸法中执为无我、无我所,是名我修。(我所者,谓五阴之身及资生等物也。)
我即自在无碍之谓也。盖菩萨了知无我法中而有真我,得大自在,无有障碍,以破声闻之人,不应于诸法中执为无我、无我所,是名我修。(我所者,谓五阴之身及资生等物也。)
无常修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是名无常修。(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谓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是名无常修。(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