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斧琢
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中》:“非缘附驥,幸存斧琢之质者。”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词过经意,其蔽也斧琢。”
《漢語大詞典》:辩雕(辯雕)
谓以华美的辞藻雕琢、修饰。语本
《庄子·天道》:“辩虽彫万物,不自説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綺丽以艷説,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於斯极矣。” 詹鍈 义证:“‘辩’,巧言。‘辩雕万物’就是用巧言来雕饰万物。”
《漢語大詞典》:饬成(飭成)
修饰美化而成。飭,通“ 饰 ”。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燕太子丹天为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原其所以有兹语者, 丹 实好士,无所爱恡也,故閭阎小论飭成之耳。”一本作“饰成”。
《漢語大詞典》:饰声(飾聲)
谓修饰言辞,花言巧语。
《韩非子·有度》:“上用耳则下饰声。” 王焕镳 注:“犹言为巧言,使人主听不出真情。”
《漢語大詞典》:饰厉(飾厲)
修饰整理。
《世说新语·容止》“风姿特秀” 刘孝标 注引
《嵇康别传》:“ 康 ( 嵇康 )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漢語大詞典》:刷饰(刷飾)
打扮修饰。 宋 范公偁
《过庭录》:“里人之子从 叔易 学文,而好刷饰头面,举止妖嬈。”
《漢語大詞典》:饰面(飾面)
修饰容貌。 汉
王充 《论衡·超奇》:“饰面者皆欲为好,而运目者希。”
《宋史·五行志三》:“ 淳化 三年,京师里巷妇人竞剪黑光纸团靨,又装鏤鱼腮中骨,号‘鱼媚子’,以饰面。”
《漢語大詞典》:除饰(除飾)
(1).古代下葬时除去棺上的帷饰。
《周礼·春官·丧祝》:“及壙,説载,除饰。”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除饰,去棺饰也。”
(2).整治修饰。 宋
陈师道 :“吏始於其间,兴筑除饰,以待四方之宾与閭巷之士,而来者继焉。”
《漢語大詞典》:椎拙
质朴无文。谓不加修饰。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古人语自有椎拙不可掩者。
《乐府》曰‘何以销忧,惟有杜康’; 刘越石 曰‘何其不梦 周 ’,又曰‘ 夫子 悲获麟,西狩泣 孔丘 ’,虽有意绪,辞亦钝朴矣。”
《漢語大詞典》:雕缛(雕縟)
雕镂彩饰。引申为修饰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古来文章,以雕縟成体,岂取 騶 奭 之羣言雕龙也。”
《漢語大詞典》:雕璚
雕琢玉器。比喻修饰文字。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 梦窗 密处,能使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如万花为春;非若琱璚蹙绣,毫无生气也。”
《漢語大詞典》:偏次
旧语法名词。指偏正词组修饰中心词的成分。参阅 马建忠 《马氏文通》。
《國語辭典》:指甲油 拼音:zhǐ jia yóu
酒精、颜料、胶质等调制而成用以装饰指甲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