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东海郯县人,字光烈,又字景韵、修文。徐筠子。武周天授二年,自并州录事参军授著作郎。时为收人望,擢授试官百余人,故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谚。后官库部郎中、万年县令、太子詹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7—1536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英,号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维基
林文俊(1487年—1536年),字汝英,号方斋,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正德丁卯解元,辛未进士。嘉靖朝官至南京户部侍郎。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福建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八名,二甲110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复除原职,四年六月以纂修《武宗实录》成,升右春坊右赞善。八年四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九年七月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十一年正月改北京国子监祭酒,十三年正月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十四年九月改南京吏部右侍郎。嘉靖十五年(1536年)卒,谥文修。

人物简介

维基
史编(1619年10月8日—1652年),字修文,号觉万,河南开封府郑州荥阳县人。史编是崇祯十二年(1642年)的举人,顺治二年(1646年)成进士,先在吏部观政,后获授青阳知县,为政廉明,励精图治,又严密守卫城池,每天劝谕不顺服者,青阳因此安宁,因劳累在官署去世,县人在九华山祭祀他。
《漢語大詞典》:脩文
兴修文德。汉书·匈奴传赞:“自 汉 兴以至于今,旷世歷年,多於 春秋 ,其与 匈奴 ,有脩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
《漢語大詞典》:昭文馆(昭文館)
官署名。 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 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 ( 李弘 )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 武后 垂拱 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宋 承 唐 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 宋 程俱 麟台故事·官联
《漢語大詞典》:馆主(館主)
唐 时总领弘文馆、修文馆等馆务的高级官员。旧唐书·职官志二:“﹝弘文馆﹞馆中有四部书及图籍,自 垂拱 已后,皆宰相兼领,号为馆主,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國語辭典》:弘文馆(弘文館)  拼音:hóng wén guǎn
唐朝高祖武德初年置修文馆,详设正学士、讲经博士、校书等官,后改称为「弘文馆」,又改称为「昭文馆」。以他官兼充学士,以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并以宰相一人充昭文馆大学士,自设集贤院以后,昭文馆之任渐轻,然其制至宋不废。
《國語辭典》:韬戈偃武(韜戈偃武)  拼音:tāo gē yǎn wǔ
停止征战,以修文治。《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译靡绝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国语辞典》:周康王  拼音:zhōu kāng wáng
帝号。姓姬名钊。生卒年不详。能修文王、武王之业,使百姓知礼义,与父成王同称盛世,四十馀年不用刑罚,号「成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