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此言甚深微妙之法,为一切世间众生之难信受者。法华经序品曰:「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阿弥陀经曰:「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二种信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二种深信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机法一体)
七深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善导之散善义以深心为深信之心。信相有二种而列七种,日本亲鸾名为七信:机之深信,法之深心(以上二种深信),观经之深信,弥陀经之深信,唯信佛语之深信,此经之深信,建立自心之深信也。其中除此经之深信,其他冠决定之字,谓之六决定。
十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道纯真之谓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虽经几多生死,亦不遗忘现前之习气也。三、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于真净也。四、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然发起也。五、定心,执持智明,则周遍寂湛,心常凝于一境也。六、不退心,定光发明,则明性深入,唯知进而不退也。七、护法心,心进安然,则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涉也。八、回向心,觉明保持,则能以妙力,感佛光回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回则安住无为而不遗失也。十、愿心,住戒自在,故能游于十方所作悉随愿也。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无量法门,要以信为先也。一、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四、慧心。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六、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也。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
〔一、信心〕,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馀,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精进心〕,不杂曰精,无间名进。谓唯以念心,精明进趣真净之地。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善入佛法,造心分别为慧。谓精进之心,既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发显。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知道不远,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谓心进无退,则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而佛之气分,与己相接。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以护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来照,又复回光以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现也。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谓心回向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十信道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十信之位,果道圆满者。
入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入于信仰也。
【佛学常见辞汇】
由信入道的意思。
三不三信
【佛学大辞典】
(名数)梁昙鸾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续。是曰三不。反之则曰三信。净土论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馀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绰承之,更阐明三信。安乐集上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文类聚钞行卷曰:「三不三信诲慇勤,像末法灭同悲引。」
三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宗谓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三心也。此三心俱为疑盖无杂之一信心,故称为三信。文类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成满之心。(中略)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中略)疑盖无杂也。」【又】安乐集所说淳心一心相续心之三者谓之三信。(参见:三不三信)
三不三信
【佛学大辞典】
(名数)梁昙鸾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续。是曰三不。反之则曰三信。净土论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馀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绰承之,更阐明三信。安乐集上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文类聚钞行卷曰:「三不三信诲慇勤,像末法灭同悲引。」
大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信佛而不疑。谓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證二曰:「谨案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
大信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大信同。
大信心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信心之功德广大,故譬之于海,教行信證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从佛力发起故。真实乐邦甚以易往,藉愿力即生故。」
大乘起信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新译者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本论可分为三分观之。起首三颂为序分。从论下为正宗分。末后一颂,即是随行所起大愿,为流通分。玆将本论各家之著述列下。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一卷(陈智恺作),起信论义疏上卷(缺下卷隋昙延撰),起信论义疏四卷(隋慧远撰),起信论同异略集二卷(唐见登集),起信论义记七卷(唐法藏撰),起信论别记一卷(唐法藏撰),起信论疏注四卷(唐法藏撰宗密注),起信论疏笔削记二十卷(宋子璿录),起信论纂注二卷(明真界纂注),起信论捷要二卷(明正远注),起信论续疏二卷(明通润述疏),起信论疏略二卷(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纂略未刊),起信论直解二卷(明德清述),起信论裂网疏释实叉难陀译六卷(明智旭述),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一卷(续法辑),起信论疏记会阅十卷(续法会编),起信论疏记六卷(新罗元晓疏并别记),起信论别记一卷(新罗元晓撰),起信论内义略探记一卷(新罗太贤作)。
不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俱舍论四曰:「不信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唯识论六曰:「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惰依为业。」
方便行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誓要门,真门,行者之行与信也。第十九愿要门之行曰:「修诸功德。」信曰:「至心发愿欲生。」真门之行曰:「植诸德本。」信曰:「至心回向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