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为本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为真俗二谛,即世出世二门,俗谛以王法为本,真谛以信心为本。盖真宗之意,以为众生往生弥陀之净土,非由称名之功德,乃由信大悲之佛之愿力也。
(术语)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为真俗二谛,即世出世二门,俗谛以王法为本,真谛以信心为本。盖真宗之意,以为众生往生弥陀之净土,非由称名之功德,乃由信大悲之佛之愿力也。
信心正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宗又于前条。真谛门中分为二,谓之信心正因称名报恩。
(术语)真宗又于前条。真谛门中分为二,谓之信心正因称名报恩。
信心铭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祖僧璨作。见传灯录二十。
(书名)三祖僧璨作。见传灯录二十。
信心欢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信心之体,必有欢喜之相。因而约信心欢喜之四字归于信乐之二字,约信乐之二字归于信之一字,是净土真宗之法门,悉归于信之一字。犹如天台之法门悉归于具之一字,真言之法门悉归于阿之一字也。
(术语)信心之体,必有欢喜之相。因而约信心欢喜之四字归于信乐之二字,约信乐之二字归于信之一字,是净土真宗之法门,悉归于信之一字。犹如天台之法门悉归于具之一字,真言之法门悉归于阿之一字也。
信手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入佛之宝山以信心为手而采宝,故云信手。智度论一曰:「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
(术语)入佛之宝山以信心为手而采宝,故云信手。智度论一曰:「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
信水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信心之澄净似清水,故云信水。又信心之水,能洗除疑念之垢,故称之曰信水。演密钞三曰:「若先习垢深则不染诸法界之法,若以信水浣令洁白则堪受染。」
(譬喻)譬信心之澄净似清水,故云信水。又信心之水,能洗除疑念之垢,故称之曰信水。演密钞三曰:「若先习垢深则不染诸法界之法,若以信水浣令洁白则堪受染。」
信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不退之一。(参见:不退)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不退之一。
【三藏法数】
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术语)三不退之一。(参见:不退)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不退之一。
【三藏法数】
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信外轻毛
【佛学大辞典】
(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萨,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内之人现为轻毛,则信外更如轻毛,故云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佛学常见辞汇】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飘忽不定。
(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萨,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内之人现为轻毛,则信外更如轻毛,故云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佛学常见辞汇】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飘忽不定。
信仰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信三宝不疑而钦仰之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人天等类同信仰。」唐僧传(慧琎传)曰:「亲欣其信仰。」
【俗语佛源】
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信仰。《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谓对佛、法、僧三宝的崇信钦仰。佛教强调修行之初,须立坚固的信心,令不动摇。如「信、解、行、證」,「信、愿、行」等。后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或榜样。如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文贤)
(术语)信三宝不疑而钦仰之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人天等类同信仰。」唐僧传(慧琎传)曰:「亲欣其信仰。」
【俗语佛源】
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信仰。《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谓对佛、法、僧三宝的崇信钦仰。佛教强调修行之初,须立坚固的信心,令不动摇。如「信、解、行、證」,「信、愿、行」等。后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或榜样。如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文贤)
信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楞严经四曰:「恐汝诚心未信伏。」梁僧传法曰:「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
(术语)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楞严经四曰:「恐汝诚心未信伏。」梁僧传法曰:「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
信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术语)对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
信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佛家传授之衣也。五灯会元,二十五祖曰:「师子尊者难未起时,密授我信衣法偈,以显师承。」六祖坛经曰:「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信之。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
(衣服)佛家传授之衣也。五灯会元,二十五祖曰:「师子尊者难未起时,密授我信衣法偈,以显师承。」六祖坛经曰:「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信之。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
信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信三宝不疑而归向之也。随愿往生经曰:「信向者少,邪习者多。」
【佛学常见辞汇】
信仰三宝和归向三宝。
(术语)信三宝不疑而归向之也。随愿往生经曰:「信向者少,邪习者多。」
【佛学常见辞汇】
信仰三宝和归向三宝。
信成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成就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六成就之一。
【三藏法数】
信即如是也。言如是者,乃诸经之法体也。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谓如是之法,是佛所说,信受不疑,故名信成就。
(术语)六成就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六成就之一。
【三藏法数】
信即如是也。言如是者,乃诸经之法体也。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谓如是之法,是佛所说,信受不疑,故名信成就。
信成就发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种发心之一。(参见:三种发心)
【三藏法数】
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种发心之一。(参见:三种发心)
【三藏法数】
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