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俞伸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五二七
俞伸,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居象山(今浙江象山)。元祐三年进士。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光绪《慈溪县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流寓扬州,字秀老,改字无本。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屠氏心法。工诗,与王安石游,曾作《唱道歌十章》,极言万事如浮云,世间膏火煎熬可厌,安石乐之,每使人歌。哲宗元祐初卒。
全宋诗
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流寓扬州(《敬乡录》卷二)。少有高行,终身不娶。通佛理,工诗,为王安石爱重。哲宗元祐初卒。事见《石林诗话》卷中。今录诗十六首。
崔俞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二四
崔俞,哲宗时官奉议郎。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
俞瑾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四年(1089)任都水监丞。元符二年(1099)10月罢。
俞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圣二年(1095)任荆门军知军。
彭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宜春人,字济川,号连山子。少隐集云峰,学邃于《》。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知溧阳县,理冤狱甚多。监司连荐之,稍迁至朝散郎。有《君子传》、《循吏龟鉴》及文集等。
全宋文·卷二九一一
彭愈(愈一作俞),字济川,自号连山子,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少隐集云峰,登绍圣进士第,释褐为北京右理,迁知澧阳县,理冤狱甚多,监司连荐之。请倅积石军,归监京东箔场,堂除监元丰库。丁忧服阕,除通判隰州,改潭州。累官朝散郎。著有《君子传》三卷,《字说拾遗》二卷,《循吏龟鉴议》十二卷,《治县法》十卷,《三柏年表》一卷,《杂说》三卷,《贯通编》五卷,《圜府议》十二卷,《夏台议》十卷,《时议》三卷,《烛理集》六卷,《妙观笔记》五卷,《妙观论》三卷,《夺化归真内景论》二卷,以及文集二百卷等凡十馀种。见乾隆《袁州府志》卷二五。
俞次夔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国元年(1101)任夔州路提举常平等事。
俞若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徽宗初为宜州守,时黄庭坚谪居是州,党禁甚严,士大夫皆避嫌不与来往,惟俞为庭坚修馆舍,礼遇之,又令二子执弟子礼。
俞次契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九
俞次契,哲宗、徽宗时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崇宁中被列入元符三年臣僚章疏邪上尤甚者名单。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云林石谱》卷上。
汪舜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祁门人,字伯俞。哲宗绍圣进士。累官信州通判。徽宗宣和间,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得授朝请大夫、直秘阁。后除江南东路提点刑狱。
俞栗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五年(1106)任吏部郎中。大观元年(1107)任校书郎。大观二年(1108)任中书舍人。大观二年(1108)任起居舍人。大观三年(1109)任给事中。大观四年(1110)任润州知州。政和元年(1111)任襄州知州。政和二年(1112)任翰林学士。政和二年(1112)任兵部尚书。政和三年(1113)任开德府知府。政和八年重和元年(1118)任江宁府知府兼安抚使。重和二年宣和元年(1119)卒。
俞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宁溧水人,字祗若。徽宗崇宁四年以上舍生赐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极论丞相蔡京,出知润州,改襄阳府,奏分鹿门寺田半为官田。还再试给事中,上言论学校事,颇见行。蔡京再相,以叶梦得言拜御史中丞。以发刘炳阴事忤京意,改翰林学士,知制诰,迁兵部尚书。后以毁绍圣法度贬,复述古殿直学士、知江宁府卒。
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俞㮚(?——一一一八),字祗若,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崇宁四年,以上舍生赐进士第,为辟雍博士。大观中,历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进给事中。政和三年知襄州。还,复拜给事中。蔡京再相,除御史中丞。忤京意,改翰林学士。迁兵部尚书,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德府。六年,以毁绍圣法度,贬常州团练副使,八年,以述古殿学士知江宁府,复显谟阁待制,卒于任。见《宋史》卷三五四本传,《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俞𣓨,字祗若,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以上舍生赐进士第,为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知襄州。蔡京再相,拜御史中丞。四年,因事忤京意,出知开德府。后又以毁绍圣法度,贬常州团练副使。八年,知江宁府,卒于任(《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尧俞。徽宗政和间进士。历官桂阳令。平生不事生产,清介苦节。归田后,至无庐可居。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俞道婆,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徽宗政和、宣和间以市油餈为业(《罗湖野录》卷二)。常随众参问琅琊,悟道。为南岳下十四世,琅琊起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