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图片(圖片)  拼音:tú piàn
1.清代由八旗佐领所出、盖有图记的保證文书。犹汉族官员的印结。
2.图画、照片、拓片等的统称。
《國語辭典》:印结(印結)  拼音:yìn jié
结,指向上级开具的保證文书。印结,指盖有印章的结。《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画凭领凭》:「又具脚色手本互结供状,京官印结,投科,清晨赴科伺候。」《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这里一面找同乡,出印结,到衙门,忙了一个多月才忙完。」
《國語辭典》:铺保(鋪保)  拼音:pù bǎo
由商店出具担保證明。
《漢語大詞典》:悬保(懸保)
预先保证。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虽云明年校多,岂可悬保?此又非公私蓄积尚少之时可行者也。”
分類:预先保证
《國語辭典》:保准  拼音:bǎo zhǔn
肯定保證。如:「虽然下雨,保准今晚他会来。」《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且道黄知府有一天上院回来,正在家里吃夜饭,忽然院上有人送来一角文书,拆开一看,正是保准过班的行知,照例开销来人。」
分類:保证肯定
《國語辭典》:担保(擔保)  拼音:dān bǎo
承当保證的责任。若出问题,担保者须负起责任。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当日孔明亲言,破曹之后,荆州即还江东,鲁肃亲为担保。」
《國語辭典》:抵押  拼音:dǐ yā
以财物、不动产等质押给债权人,以做为偿还债务的保證。如:「为了向银行贷款,这栋房子只好抵押出去了。」《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如中国国家有款拨给,或中国绅富集资愿购,借款总数便应照减,拨还淞沪铁路工价后,即将已成车路暨备造沪宁全路作为借款抵押。」
《國語辭典》:确保(確保)  拼音:què bǎo
确实的保證。如:「大家发挥守望相助精神,以确保居家安全。」
《漢語大詞典》: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战斗力的提高,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國語辭典》:准保(準保)  拼音:zhǔn bǎo
确定、保證。如:「只要能搭上这班车,准保能赶上演唱会。」
分類:肯定保证
《漢語大詞典》:占田制
晋初限制土地占有量的制度。西晋时为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负担,于公元280-289年间规定男子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各级官员按品级高低占五十顷至十顷不等。但制度无法真正实施。
《漢語大詞典》:通风设备
适合于保证适当的或特殊的空气环流的设备。例如:具有良好自然通风设备的岩洞;设计鼓风机与输气管系统的复杂通风设备;通风设备损坏。
《漢語大詞典》:休息字
方言。保证停止某种不良活动的书面材料。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小质问。遇有破坏农会的言论行动而罪状较轻的,则邀集多人涌入其家,提出比较不甚严重的质问。结果,多要写个‘休息字’,写明从此终止破坏农会名誉的言论行动了事。”
《漢語大詞典》:共享税
在分税制下,为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而按一定分成比例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其收入的税种。参见“分税制”。
《漢語大詞典》:赌咒发誓(賭咒發誓)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六章:“ 周宏道 几乎赌咒发誓地说:‘绝不致于!绝不致于!’” 温靖邦 《将星在狼烟中升起》九:“ 陈书农 他们赌咒发誓,声明自己决无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