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8,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管换
稿门
柜坊
财务
储放
僦柜
嫚臧
慢藏诲盗
《国语辞典》:管换(管换)  拼音:guǎn huàn
货物卖出,若有瑕疵,保管替换。如:「如果发现本公司的产品有任何问题,绝对管换。」
《漢語大詞典》:稿门(稿門)
旧时官府保管、传递状纸、卷宗等文书的办事人员。《冷眼观》第三回:“每到坐堂的时候,那位稿门送了卷宗并点名单上去,直捷把此案要如何责押,如何发落説出来,要求那代理的官,照样葫芦,替他行事。”
《漢語大詞典》:柜坊(櫃坊)
唐 宋 都市中代客保管金银财物的商铺。 宋 时许多柜坊已成为游手无赖之徒销熔铜钱、进行赌博非法行为的场所。 宋 苏轼 《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城中有开柜坊人百餘户,明出牌牓,召军民赌博。”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己丑,詔:‘京城无赖辈蒱博,开柜坊,屠牛马驴狗以食,销铸铜钱为器用杂物。令 开封府 戒坊市,谨捕之。’”
《國語辭典》:财务(財務)  拼音:cái wù
机关、企业、团体中有关财产的管理、经营或现金之出纳、计算、保管等的事务。
《漢語大詞典》:储放
货物在仓库或其他贮藏所里妥善保管。例如:将货物储放在仓库里。
《漢語大詞典》:僦柜(僦櫃)
亦作“ 僦匱 ”。 唐 代有柜房,是一种代人保管金钱及贵重物品以收取保管费的寄存业。所设保管柜即称“僦柜”。亦用以泛指这种柜房业务。后又演变为典当质钱的质库(当铺)。旧唐书·德宗纪上:“搜括既毕,计其所得纔八十万贯,少尹 韦禛 又取僦柜质库法拷索之,纔及二百万。”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然悉田宅奴婢之直,緡止八十万,又僦匱、质舍、居贸粟者,四貣其一,仅至二百万。”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括僦柜质钱。” 胡三省 注:“民间以物质钱,异时赎出,於母钱之外復还子钱,谓之僦柜。”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据现有材料看,最大的商业当是放高利贷的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类似后世的当铺。”
《漢語大詞典》:嫚臧
语本《易·繫辞上》:“慢藏诲盗。”谓因保管不慎,招致盗窃。后用以指未加妥善保管的财物。后汉书·崔駰传:“睹嫚臧而乘衅兮,窃神器之万机。”
《國語辭典》:慢藏诲盗(慢藏誨盜)  拼音:màn cáng huì dào
收藏财物不谨慎,以致引起盗贼偷窃。《易经。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旧五代史。卷八九。晋书。列传。桑维翰》:「即今主帅赴阙,军府无人,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恐非勇夫重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