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归俗
【佛学大辞典】
(杂语)弃僧而复归于俗生活也。象器笺十二曰:「居家必用吏学指南篇云:还俗,谓僧道犯罪归家者。归俗,谓僧道无罪,自愿归家也。」
證得世俗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谛)附录。
僧不僧,俗不俗
【俗语佛源】
佛家称出家人为「僧」,在家人为「俗」。僧人剃除须发,披上僧服,受了大戒以后,从形貌服侍到起居作息,都与俗人有很大的区别。俗语中形容某人的穿著打扮或行为不伦不类,谓之「僧不僧,俗不俗」。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经文也不会谈,逃禅也懒去参……别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也作「僧不僧,道不道。」「道」,指道士。道士与僧人的形象与作为也有很大区别。如鲁迅《呐喊·风波》:「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也比喻办事不按常规,不合情理。如《红楼梦》第六三回:「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也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李明权)
世间世俗
【三藏法数】
俗即习俗,谓世间众生安立舍宅及治生等种种之事,皆悉虚假不实也。
道理世俗
【三藏法数】
谓五蕴等法,皆是假名安立,若依道理一一推穷,皆无自体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證得世俗
【三藏法数】
谓观世俗假立之法皆空,證得预流等果也。(预流者,预入圣道之流,即初果也。)
胜义世俗
【三藏法数】
谓于世俗假立之法,了达胜妙之义也。
世俗僧
【三藏法数】
谓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仪,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僧。
【三藏法数】
谓昏昏度日,兀兀延生,心想闲缘,身营世务,是名世俗僧。
发心离俗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