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8,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4 下一页
鲍俊卿
彭世俊
钱荣国(字 俊甫、榗夫 )
文俊
郑文焯(字 叔问、小坡、俊臣 号 瘦碧、大鹤山人、冷红词客 )
宋嘉俊
曾熙(字 季子、嗣元、子缉 号 俊圆、农髯 )
段士俊
刘钟俊(字 用章 )
舒伟俊(字 石逸 )
张俊英
蒲殿俊(字 伯英 号 雪袁、沚庵 )
王人俊( 承烈 号 采甫 )
王仁俊(字 捍郑、杆郑、干臣 号 籀许 )
其它辞典(续上)
缪抡俊(字 迈人 )鲍俊卿
彭世俊
钱荣国(字 俊甫、榗夫 )
文俊
郑文焯(字 叔问、小坡、俊臣 号 瘦碧、大鹤山人、冷红词客 )
宋嘉俊
曾熙(字 季子、嗣元、子缉 号 俊圆、农髯 )
段士俊
刘钟俊(字 用章 )
舒伟俊(字 石逸 )
张俊英
蒲殿俊(字 伯英 号 雪袁、沚庵 )
王人俊( 承烈 号 采甫 )
王仁俊(字 捍郑、杆郑、干臣 号 籀许 )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迈人,光绪甲午举人,河南候补知县。入民国后,历署河南县知事。迈人工词章,楹帖尤传诵一时。清季变法,改办梁丰书院为高等小学,造就生徒颇众。性极孝,虽已登贤书,膺仕版,母有所诃责,必长跪,俟颜霁乃起,其纯孝如此。历宰河南各县,有政声。年五十馀,遽卒。
人物简介
维基
鲍俊卿,直隶省永平府抚宁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5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彭世俊,湖南蓝山人,清朝光绪年间工科进士。1904年,彭世俊留学日本学习化学工程。毕业归国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殿试取工科进士,入翰林院,授翰林院检讨。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俊甫,又字榗夫。光绪乙未岁贡,署理苏州府学教授,兼理训导。著有春雨堂诗章。邑志传文苑。外舅笃于内行,兄殁,逋负数千金,与弟分任之,不以累诸侄。中年设帐金阊,晚年司铎吴郡,故三吴人士出门下者转较里中为多。性喜经史词章,于性理岐黄亦极研究有得。累试辄高等,长沙王益吾祭酒督学江苏,岁科两试皆第一,才名籍甚,而卒不遇,命也。平生自奉甚刻苦,而待人则颇宽厚,殁之日,凡苏之学书门生皆为涕泣,其感人如此。
人物简介
维基
文俊,敖氏,奉天义州满洲镶黄旗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7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
郑文焯,字叔问,一字小坡,汉军旗人。光绪乙亥举人,官内阁中书。有《大鹤山人诗集》。词学图录
郑文焯(1856-1918) 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冷红词客、大鹤山人。汉军正黄旗人,占籍奉天铁岭。光绪元年(1875)举人。授内阁中书。屡应礼部试,皆报罢。戊戌政变后,辞官寓居苏州。为江苏巡抚幕客。入民国,人欲聘为清史馆纂修、北京大学金石学教授,皆拒之。精金石书画,通音律,尤长于词,为"清季四家"之一。有《词源斠律》、《大鹤山房全集》,词有《冷红词》、《瘦碧词》、《比竹余音》、《苕雅余音》四种,晚年删定为《樵风乐府》。樵风乐府
郑文焯(1856--1918)清末医学家。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号瘦碧,晚号大鹤山人。隶汉军旗。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官内阁中书。自幼濡染家学,工词章,通音律,词风遥接宋代周邦彦、姜夔,著有《樵风乐府》九卷等词作。为“晚清四大家”。兼善书画金石,通医理。
人物简介
维基
宋嘉俊,云南省云南府晋宁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曾熙(1861-1930) 字季子,又字嗣元、子缉,号俊圆,晚号农髯。湖南衡阳人。二十岁中秀才,三十一岁中举,四十三岁殿试中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晚年绝意仕途,五十六岁,应李瑞清之邀,居上海以鬻字画,授门徒为生。六十岁学画,在书画界名声显赫,与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誉,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
人物简介
维基
段士俊,甘肃省兰州府皋兰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32名。同年闰五月,授陕西候补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钟俊,字用章,贵州修文人,清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太后七旬万寿甲辰恩科进士,二甲七十八名,后官主事、湖南攸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舒伟俊,字石逸,江西省丰城县人,清末翰林,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171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21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后进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班第五科。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俊英,直隶省束鹿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160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63名,后分发为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蒲殿俊(1876年6月8日—1934年10月28日),字伯英,号雪袁、沚庵,男,四川省广安县人。戏剧教育家,四川保路运动领袖。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蒲殿俊中式癸卯恩科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京应试,创办“蜀学会”,中甲辰科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即官费选送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日本组织“川汉铁路改进会”,鼓吹川路商办,任正干事(会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在京任清政府法部主事兼宪政编查馆行走,次年任四川咨议局议长。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蜀报》,任社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人俊(1866~1918),名承烈,号采甫,以号行世。清淡水艋舺(今台北市万华)人。光绪十七年(1891)淡水县生员,游泮后拟赴秋试,适逢乙未割台之变,未成行。于是绝意仕途,閒居寄情诗酒,并设塾授课。明治四十二年(1909)春,与林湘沅、谢汝铨、洪以南诸贤,倡设台北「瀛社」,为该社中坚社员。生平致力吟咏,直抒胸臆,诗风平易流畅,时以诙谐笔调,反映现实生活。乡里父兄素重其品德,门生几达千人,台湾作家王诗琅亦曾从其学。王人俊著作虽丰,惜遭兵燹而散失〖参考邱秀堂《鲲海粹编。台北七君子诗存》,台北:台湾史迹研究中心,1980年;廖一瑾(雪兰)《台湾诗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唐羽《基隆颜氏家乘》,台北:基隆颜氏家乘纂修小组,1997年12月。 〗。2004年厦门大学出版《台湾文献汇刊》收录其《杂文诗辑钞》〖编者按:《杂文诗辑钞》原题〈台北艋舺秀才〉,为王采甫辑钞,杨莲福整理。以下所收王人俊诗三首系杨莲福所藏《杂文诗辑钞》,收录于《台湾文献汇刊》第四辑第十一册丁,陈支平主编,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乃王人俊辑钞前人诗文佳作,属于王氏之作极少。生平诗作大多发表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并收录于《咏李烈姬诗集》、《剑潭馀光》、《寿星集》、《环镜楼唱和集》、《东宁击钵吟前集》、《网溪诗集》、《台湾诗录》、《台海诗珠》、邱秀堂所辑《鲲海粹编。台北七君子诗存》,今即据此辑录编校。(蔡美端撰)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仁俊(1866年—1913年),字捍郑、杆郑、干臣,号籀许,江苏吴县人。进士出身,中国金石学家、敦煌学家、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