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侵预(侵預)
越职干预。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崇寧 初,亦詔诸路走马承受,止令奏报公事,不得侵预边事军政。”
分類:越职干预
《漢語大詞典》:侵佚
见“ 侵軼 ”。
《漢語大詞典》:侵轶(侵軼)
亦作“ 侵佚 ”。
(1).侵犯袭击。左传·隐公九年:“ 北戎 侵 郑 。 郑伯 御之,患 戎 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軼我也。’” 杜预 注:“軼,突也。”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虽有北 韃 南 倭 之侵軼,兵不致亡也。” 吴晗 《灯下集·阵图和宋辽战争》:“若捍御不及,即有侵轶之患。”
(2).谓越权行事。 唐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农劝事时,赏信罚必。市无欺夺,吏不侵軼。” 清 端方 《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如此则部臣疆吏於其权限内应行之事,无所用其推諉;於其权限外侵軼之事,无所施其阻挠。” 梁启超 《各国宪法异同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鼎立,不相侵軼。”
《韵府拾遗 支韵》:侵随(侵随)
左传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
《漢語大詞典》:侵臣
徇私枉法之臣。管子·七臣七主:“侵臣事小察以折法令,好佼反而行私请。” 尹知章 注:“枉法行事谓之侵。”
分類:徇私枉法
《國語辭典》:侵傍  拼音:qīn bàng
侵凌冒犯。《刘知远诸宫调。第一》:「老儿諕得七魄三魂荡,想料郎君也性刚。料不识此个凶徒,你如今却待侵傍!」《水浒传》第三五回:「一行众人看了,都惊呆了,说道:『端的此处官军谁敢侵傍!我等山寨如何及得!』」
分類:侵犯侵凌
《骈字类编》:笋侵(笋侵)
杨师道 春朝闲步诗 野径香恒满,山阶笋屡侵。
《漢語大詞典》:贪侵(貪侵)
贪婪侵夺。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 周宣王 辟国千里,非贪侵也。” 清 孙枝蔚 咏物诗·蠹鱼:“字汝曰蠹汝不耻,真同官吏剧贪侵。”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漕登田册,稍啟贪侵。”
分類:贪婪侵夺
《國語辭典》:厮侵(廝侵)  拼音:sī qīn
相侵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红楼梦》第五八回:「因将众人皆分在各房名下,不敢来厮侵。」
分類:欺凌冒犯
《漢語大詞典》:淫侵
谓擅权越分。管子·君臣下:“而明君者,审禁淫侵者也。上无淫侵之论,则下无冀倖之心矣。” 石一参 今诠:“淫者过其平,故擅权溢分谓之淫侵。”
《骈字类编》:城侵
张乔 江行至沙浦诗 城侵湖影白,峤截鸟行青。
《漢語大詞典》:侵黩(侵黷)
见“ 侵瀆 ”。
《國語辭典》:侵渎(侵瀆)  拼音:qīn dú
侵犯亵渎。《国语。楚语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分類:侵犯侮慢
《漢語大詞典》:侵割
(1).侵害杀戮。
(2).侵吞克扣。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料殷富之家,配饥人以食之,公卿以下出穀以助振给,姦吏因之侵割无已,虽有贷赡之名而无其实。”
《韵府拾遗 麌韵》:侵鼓
白居易诗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
《漢語大詞典》:侵践(侵踐)
侵害践踏。北史·隋纪下:“其自古以来贤人君子,有能树声立德,佐世匡时……并宜营立祠宇,以时致祭。坟垄之处,不得侵践。”
分類:侵害践踏
《漢語大詞典》:侵滥(侵濫)
谓超出某一特定的范围不加节制。宋书·武帝纪下:“其有户统及讁止一身者,不得復侵滥服亲,以相连染。”隋书·儒林传·何妥:“臣闻 舜 举十六族,所谓八元、八愷也。计其贤明,理优今日,犹復择才授任,不相侵滥,故得四门雍穆,庶绩咸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