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郊多垒(四郊多壘)  拼音:sì jiāo duō lěi
四郊军垒甚多。语出《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比喻寇戎充斥,时受侵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
《漢語大詞典》:纤毫无犯(纖毫無犯)
形容军纪严明,丝毫不加侵犯。北齐书·元景安传:“ 显祖 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 景安 纤毫无犯。”
《国语辞典》:难越雷池(难越雷池)  拼音:nán yuè léi chí
做事无法超越一定的范围,或指对手无法来侵犯。参见「不敢越雷池一步」条。如:「有了这样严密的守禦工事,敌人必定难越雷池。」
《国语辞典》:凛然难犯(凛然难犯)  拼音:lǐn rán nán fàn
神色严肃而不可侵犯的样子。如:「他总是高高在上,凛然难犯,叫人敬而远之。」《三侠五义》第六回:「又见包公如对君父一般,秉正端坐,凝神养性,二目不往四下观瞧,另有一番凛然难犯的神色。」
《国语辞典》:毫毛不犯  拼音:háo máo bù fàn
一点都不侵犯。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中。广汉士女》:「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及京师贵重,多荐美之。」
分类:侵犯
《国语辞典》:各不相犯  拼音:gè bù xiāng fàn
彼此不相侵犯、干涉。如:「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各不相犯。」
《国语辞典》:经济人权(经济人权)  拼音:jīng jì rén quán
人在法律上享有经济权利,不受政府、团体或个人侵犯。其内容包含消费权、生产和就业权等。
《国语辞典》:古宁头之役(古宁头之役)  拼音:gǔ níng tóu zhī yì
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共派兵渡海侵犯,在金门古宁头一带,被国军包夹击溃,俘获共军团长以下官兵七千馀人,获致空前大捷。也称为「古宁头大捷」、「金门大捷」。
《国语辞典》:僵直性脊椎炎  拼音:jiāng zhí xìng jǐ zhuī yán
一种主要侵犯脊椎关节及附近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疾病。会发生钙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软度而形如竹竿,故俗称为「竹竿病」。部分病患会演变为严重的驼背。
《国语辞典》:奚凌  拼音:xī líng
欺侮侵犯。如:「乱世良善,辄受奚凌。」
分类:欺侮侵犯
《国语辞典》:主罚(主罚)  拼音:zhǔ fá
1.球类运动中因球员犯规,裁判判决由被侵犯的球员罚球,称为「主罚」。
2.违警罚法规定,得独立科处的处罚。通常可分为拘留、罚锾、罚役、申诫等四种。
《国语辞典》:花粉热(花粉热)  拼音:huā fěn rè
因花粉侵犯鼻子、眼睛等而引起的季节性过敏疾病。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水及发痒、肿胀、烧灼感和全身不舒服。可用去过敏注射及做皮肤敏感试验测知感染的花粉种类。也称为「乾草热」。
《国语辞典》:侵哄  拼音:qīn hǒng
侵犯欺哄。《西游记》第五三回:「若这家子无礼,侵哄师父,你拿出旧时手段来,……等我取水去。」
分类:侵犯
《国语辞典》:暴力犯罪  拼音:bào lì fàn zuì
使用暴力手段侵犯他人,且违反社会常规的犯罪行为。包含攻击他人或动物、破坏财物、诈欺或偷窃。
《国语辞典》:牙髓炎  拼音:yá suǐ yán
病名。因龋齿或外伤,使细菌侵犯至牙髓组织,因而引起牙髓组织产生急性或慢性发炎的一种牙病。若为急性常会引发剧烈的牙痛,必须及时给予根管治疗,以消除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