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彬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世儒。王敦从弟。少称雅正。光禄大夫傅祗辟为掾。后与兄王廙俱渡江,司马睿(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预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悯帝时,拜军咨祭酒。东晋立,迁侍中。王敦反,兵至石头城,元帝使彬劳之,以大义责敦,几被杀。敦平,拜度支尚书。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次年,建康陷,彬等皆被捶挞驱役。峻平,改筑新宫,彬为大匠,赐爵关内侯。官至尚书右仆射。卒官,年五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3—368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怀祖。王承子。少孤,事母至孝,不求闻达。袭父爵。年十三,未知名,人谓之痴。司徒王导以门第辟为中兵属,成帝咸和九年,司马岳为骠骑将军,召补功曹,出为宛陵令,迁会稽内史。莅政清肃,终日无事。累典州郡,禄赐皆散诸亲故。官至尚书令。卒谥简。
全晋文·卷二十九
述字怀祖,浑弟湛之孙。袭父承爵蓝田县侯。司徒王导辟为中兵属。历康帝骠骑功曹,除宛陵令。庾冰请为征虏长史,补临海太守。迁建威将军、会稽内史,代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寻迁散骑常侍尚书令。卒、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谥曰穆,以避穆帝改谥曰简,有集八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3—342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深猷。王舒子。尝从王敦夜饮,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乱,允之悉闻其言,以装醉呕吐熟眠得免。旋与王导俱告明帝。成帝咸和三年,预讨苏峻有功,封番禺县侯。咸康中累迁江州刺史。时庾亮弟庾怿以毒酒饷之,允之察觉,先饮犬,犬死。密奏成帝,帝怒,怿自杀。咸康末为卫将军、会稽内史,末至,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5—375 【介绍】: 十六国前秦北海剧人,字景略。少贫贱,博学,好兵书。隐居华山,东晋桓温入关,猛被褐诣温,扪虱而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后苻坚用之,云“如玄德之遇孔明”。累迁司徒、录尚书事。整顿吏治,勒禁豪强,注重农业,国用日富,前秦日益强盛。苻坚建元六年,统兵灭前燕,留镇邺。旋入为丞相。临终告坚不宜图晋,应逐渐除鲜卑及羌,坚不能用,后有淝水之败。
全晋文
猛字景略,北海剧人,家于魏郡,苻坚引为龙骧府僚属。及僭位,进中书侍郎,转始平令。历尚书右丞、咸阳内史、京兆尹,除吏部尚书太子詹事,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进尚书令太子太传,加散骑常侍。以平燕功封清河郡侯,留镇冀州。入为丞相中书监,加都督中外诸军事,拜司徒,卒谥曰武侯,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0—375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文度。王述子。弱冠与郗超齐名。司马昱辟为掾,迁参军,出为桓温长史,封蓝田侯。官左卫将军,领本州大中正。简文帝临死,诏桓温摄政,坦之毁诏另作。孝武帝即位,与谢安共辅幼主。迁中书令,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信佛,与沙门竺法师友善。尚刑名学,非时俗放荡,认为庄子之学害多利少,有《废庄论》。
全晋文·卷二十九
坦之字文度,述子。简文为抚军,辟为掾,累迁参军、从事中郎,加散骑常侍,出为大司马桓温长史,徵拜侍中,领本州大中正。孝武即位,迁中书令,领丹杨尹,寻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镇广陵。卒,追赠尚书仆射、安北将军,谥曰献。有集七卷。
王蕴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0—384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叔仁。女为孝武帝皇后。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出补吴兴太守。时岁饥,开仓赈济,以违科免官,诏降晋陵太守。王皇后立,封建昌县侯。孝武帝太元二年,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四年,拜尚书仆射。以姻戚,苦求外出,为会稽内史,都督浙江东五郡。素嗜酒,晚年尤甚。在会稽,略少醒日,然以和简为百姓所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9—400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元琳。王洽子。弱冠为桓温掾,转主簿。桓温北伐,军中机务并委珣。从讨袁真,封东亭侯。与谢安有隙,出为豫章太守,不之官。安卒,迁侍中。与殷仲堪、王恭、徐邈、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孝武帝。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复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初,王国宝专权,黜旧臣,珣几被杀。旋会稽王司马道子杀国宝,珣官至散骑常侍。卒谥献穆。
全晋文·卷二十
珣字元琳,小字法护,洽子。弱冠为桓温掾,转主簿,以从讨袁真功封交趾望海县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琅邪王友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后忤谢安,出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迁秘书监。安卒,迁侍中,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徵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复领太子詹事。安帝即位,迁尚书令。王恭举兵,拜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事平,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以疾解职,岁馀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桓玄辅政,改赠司徒。有集十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0—407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稚远。王劭子。少有美誉,拜秘书郎,迁侍中,累官司徒。安帝元兴二年,桓玄篡位,谧奉玺册诣玄,封武昌县开国公。初,刘裕为布衣,众未之识,惟谧独奇贵之。及元兴三年刘裕破玄,迁谧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以受宠桓氏,惧不自安,出奔,为裕追还,委任如前。卒谥文恭。
全晋文·卷二十
谧字稚远,导孙。袭父协爵武冈侯,拜秘书郎,转丞,历中军长史、黄门郎、侍中。桓玄辅政,以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进中书令、领军将军、吏部尚书,迁中书监,加散骑常侍,领司徒兼太保。玄篡位,封武昌县开国公。玄败,以本官加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义熙三年卒,追赠待中司徒,谥曰文恭。有集十卷。
王买德 朝代:十六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夏人。初仕后秦姚兴为镇北参军。弘始十四年(东晋安帝义熙八年),后秦为夏所败,买德奔夏王赫连勃勃,拜军师中郎将,迁抚军右长史。以败晋军克长安有功,拜都官尚书,加冠军将军,封河阳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5—413 【介绍】: 东晋末琅邪临沂人,字茂世。少有才藻,袭爵雉乡侯。为会稽王司马元显后军长史。卢循据广州,以为平南府长史,甚宾礼之。后随刘裕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南北从征,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败卢循,灭刘毅,刘裕甚委仗之。起为辅国将军,卒。
全晋文·卷十九
诞字茂世,恬孙,袭父混爵雉乡侯。历秘书郎、琅邪王文学中军功曹,又补元显后军府功曹,除尚书吏部郎,仍为后军长史,领庐江太守,加镇蛮护军,转龙骧将军琅邪内史,随府转骠骑长史。桓玄辅政,徙广州,为庐循平南府长史,还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太尉刘裕请为咨议参军,转长史,从征南燕,领齐郡太守,迁吴国内史,母忧去职。义熙九年卒,追赠作唐县侯。(案:《宋书·傅亮传》:高祖文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又案:王诞《宋书》有传,《艺文类聚》亦以为宋人,今以卒年为断编入晋文。)
王淮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8—433 【介绍】: 名或作准之。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元曾,一作元鲁。王彪之曾孙。晋末,起家右常侍。桓玄篡位称帝,以为尚书祠部郎。晋安帝义熙中随刘裕为车骑中军军事,太尉主簿,迁山阴令,有能名,预讨卢循有功,封都亭侯。后除御史中丞,坐谢灵运杀人不举免官。入宋,拜黄门侍郎,迁历阳太守,官至丹阳尹。家世相传,究识旧仪,赡于文辞,兼明《》、《传》。有《仪注》。
全宋文·卷十九
淮之字元曾。(《南史》作「元鲁」。)弘从子,晋御史中丞纳之孙,初为本国右常侍,行桓玄大将军参军。玄篡位,以为尚书祠部郎。义熙初为尚书中兵郎,迁武帝车骑中军参军、丹阳丞、太尉中军主簿,出为山阴令,与讨卢循,功封都亭侯。又为武帝镇西平北太尉参军尚书左丞本郡大中正。宋台建,除御史中丞,坐谢灵运杀人不举免官。武帝受禅,拜黄门侍郎,迁司徒左长史,出为始兴太守。文帝即位,迁江夏王义恭抚军长史历阳太守,入为侍中徙都官尚书。改领吏部,出为丹阳尹。元嘉十年卒,赠太常。(案,王淮之《宋书目录》作「准之」,《梁书》王僧儒祖准,宋司徒左长史,东海郯人,非即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仲德。王睿弟。东晋孝武帝太元末,徙居彭城。避晋帝讳,以字行。从刘裕征伐,为前锋,攻卢循,击败刘毅,功冠诸将,封新淦县侯。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又率众北伐,平长安,拜太尉咨议参军。刘裕初欲迁都洛阳,听其言而止。入宋,累迁徐州刺史。宋文帝元嘉三年,再度北伐,初胜后败,坐免官。九年又为徐州刺史,镇北大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全宋文·卷十八
弘字休元,敬弘从弟,晋司徒珣子。隆安末为会稽王道子骠骑参军主簿。义熙初为武帝镇军咨议参军,封华容县侯,迁琅邪王大司马从事中郎。出为宁远将军、琅邪内史、尚书吏部郎中、豫章相,复为武帝中军咨议参军,迁大司马右长史。转吴国内史,征为太尉长史,转左长史,领彭城太守。宋国建,迁尚书仆射,领选。又迁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江州刺史。武帝受禅,加散骑常侍,封华容县公,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文帝即位,进司空,封建安郡公。固辞,加使持节侍中,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刺史如故。寻征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以大旱逊位,降为卫将军。元嘉九年进太保,领中书监。卒,谥曰文昭,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5—427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子陵。东晋末,刘裕北伐长安,辟为主簿。入宋,随刘义隆(文帝)镇江陵,为咨议参军。徐羡之等杀少帝,迎立刘义隆,义隆犹豫,华赞决之。宋文帝即位,任侍中,右卫将军。元嘉三年,定计杀徐羡之等,迁护军将军。终身不饮酒,不赴宴。
全宋文·卷十八
华字子陵,弘从祖弟,晋司徒左长史歆子。义熙末为武帝镇西主簿治中从事史,元熙中为文帝西中郎主簿,迁咨议参军,领录事。宋受禅,随府转镇西参军,及即位,以为侍中,领骁骑将军,未拜,转右卫将军,迁护军。元嘉四年卒,追赠散骑常侍卫将军,九年追封新建县侯,谥曰宣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屡请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刘劭杀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骏。及骏称帝,除徐州刺史。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孝武帝死,受顾命。以严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谥庄。
全宋文·卷三十九
玄谟字彦德,太原祁人。义熙中,武帝临徐州,辟为从事史。景平末,谢晦为荆州,请为南蛮参军、武昌太守。元嘉中补长沙王义欣镇军中兵参军,领汝阴太守。后为兴安侯义宾辅国司马彭城太守,加宁朔将军。元凶弑立,以为益州刺史。孝武即位,除徐州刺史,加都督,假辅国将军,拜豫州刺史前将军,封曲江县。免,寻复为豫州刺史,迁宁蛮校尉旌州刺史,后为金紫光禄大夫,领太常。寻领起部尚书。又领北选,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转领军将军。前废帝即位,徙青冀二州刺史。明帝即位,除大将军江州刺史,寻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护军,迁南豫州刺史,卒年八十一,谥曰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