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91 【介绍】: 春秋时楚国国君,熊氏,名旅,一作侣或吕。穆王子。即位后,重用孙叔敖,整顿内政,兴修水利。庄王三年,灭庸,攻宋,继又进攻陆浑之戎,陈兵周郊,使人询问象征天子权威之九鼎大小轻重,隐有图周之志。九年平定若敖氏叛乱,后大败晋军于泌地,并陆续迫使郑、宋、陈等国归附,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二十三年。谥庄。
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王名旅,一云名侣,成王孙,穆王子。在位二十三年,谥曰庄王。

人物简介

简介
秦末绮里季、东园公、用里先生、夏黄公四人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高应乾,字侣叔,涪州(今四川涪陵)人(清同治《涪州志》卷一五)。
万俟侣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定二年(1209)任判登闻院。嘉定十一年(1218)任郴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公侣。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授贺州司法。居民以茅竹为屋,有之请于州,代以土瓦,贺州自此始有栋宇。调肇庆司理,狱讼平允。通判建昌军,秩满,知南雄州,未至而卒。
严侣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1 【介绍】: 宋元间建德桐庐人,字君友。宋亡不仕,居家教授。尝与谢翱等哭祭文天祥于西台。居亲丧,一用朱子礼。及卒,门人私谥高节先生。

人物简介

简介
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明万历末,卒于清康熙十年以后。其父曾是明朝大学士申时行府中的奴仆,他也因此受到压抑,不得应科举。崇祯末年中乡评副榜,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入清后无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剧作见于各种曲目书中著录的有42种。其中《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眉山秀》《两须眉》《太平钱》《千钟禄》《万里圆》《牛头山》《麒麟阁》《七国记》《昊天塔》《风云会》《五高风》《连城璧》《一品爵》等18种,如今存有全本;《洛阳桥》《埋轮亭》(与朱佐朝合作)2种存有散出;《千里舟》仅存佚曲数句。
杨达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泰宁人,自号紫髯山人,又称𡻩亭仙侣,亦署十六洞天野人。善画山水花鸟竹石,能诗,有作,辄自题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6—1554 【介绍】: 明浙江武康人,字质甫,号两溪、侣云道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以愤世嫉邪,遂因疾乞归,绝意仕进。有《骆两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质甫,武康人。嘉靖乙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有两溪集
维基
骆文盛(1496年—1554年),字质甫,号两溪。浙江武康县人,进士出身。早年丧父。正德十四年(1519年)浙江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五名,二甲第七名进士,考选庶吉士,送翰林院读书,十六年正月授翰林院编修。两典文衡。严嵩掌权后,称病辞职,隐居山中。筑屋于石城山麓,以读书自娱。有《怜寒蝇赋》对苍蝇描写的奇文。有《两溪集》。
丁明登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丁明登(?—1645年),字剑虹,号莲侣,应天府江浦县医籍。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进士,任福建泉州府推官,为官仁心,升户部主事,累官浙江衢州府知府。。
柯友桂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柯友桂(?—17世纪),字侣仙,号还庵,江西九江府彭泽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获授金坛知县,记忆力强并且机智聪敏,擅长审案,但在崇祯八年因为忤逆宦官遭贬任为徽州府知事。十三年升潜山知县,流寇不敢犯;累转安庐佥事。隆武时,任湖广屯田水利副使、按察使,期间做事公正不偏私,后事不详。
僧侣
【佛学大辞典】
(术语)犹言僧徒。侣者,徒也,伴也。(参见:僧)
【佛学常见辞汇】
僧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学侣
【佛学大辞典】
(杂语)有学问之僧侣。
禅侣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修禅定之僧侣。总名僧家。
释侣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释门之徒侣。谓佛弟子也。行事钞下三曰:「沙门释侣,三界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