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文殊菩萨之法。
供养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毛诗蓼莪笺曰:「供养日寡矣,而我不得终养。」仪礼既夕注曰:「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礼记曾子问注曰:「妇有供养之礼,故必祭而成妇义。」战国策曰:「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白虎通曰:「王者有六乐,所以作供养。」今为资养三宝奉香华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供养,义本于此。文句二下曰:「施其依报名供养。」玄赞二曰:「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
【佛学常见辞汇】
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措、爱护的意思。
【俗语佛源】
敬献奉养佛、法、僧三宝,谓之「供养」。如晋《法显传》:「诸国王竞兴供养,今故现在。」又如宋·苏轼《答宝月禅师书》:「轼有吴道子绢画释迦佛一轴,虽破烂,妙迹如生,欲送院中供养。」修行供养是为了成就「布施」。如《庄严经》卷十二指出:「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檀,檀那,即布施。大致分为两种供养,一是供财物,即有形之物;二是法供养,即修行弘法等。供养多有一定的仪轨。也指供养「三宝」的供具。如晋《法显传》:「阿育王出世,欲破此塔,龙便现身,持王入其宫中,观诸供养具。」供具主要有香、花、灯、果、缨珞、幢幡等。后亦用供养泛指供奉神灵、亡灵等。如《水浒传》第一回:「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著。」又如《水浒传》第六十回:「把那枝誓箭,就供养在灵前。」又指供给生活用度,如《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先前他许供养你一家,有甚表记为證!」(李明权)
【三藏法数】
供养者,谓因成就檀度,故兴供养。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则檀度不得圆满也。(梵语檀,华言施。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三藏法数】
谓于佛经典所在之处,如佛塔庙,皆应恭敬尊重供养也。
三种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利供养,捧香华饮食等也。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又如其次第,名之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见十地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利供养、敬供养、行供养。利供养是以香花饮食等财物作供养;敬供养是以赞叹恭敬作供养;行供养是以修行妙法作供养。
四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之四菩萨为内四供养。金刚香,金刚华,金刚锁,金刚涂香之四菩萨为外四供养。合称之曰八供。见曼陀罗大钞。
四种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合掌,二阏迦,三真言印契,四运心。见苏悉地经二。
供养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曼陀罗供,水天供,圣天供等,种种供养之法式也。其作法出于苏悉地经二供养品,瞿醯经中奉请供养品,不空罥索经十五最上神变解脱坛品等。
【佛学常见辞汇】
种种供养的方法。
供养文
【佛学大辞典】
(杂名)依观佛三昧海经十(念十方佛品)所记奉献香华时之发愿文而作者。于法会之式为供养文讽咏之。见鱼山集略。
供养主
【佛学大辞典】
(杂名)劝募供养物者。与化主同。见象器笺七。
供养诸佛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三之愿名。经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日本望西楼无量寿经钞四题曰:供养诸佛愿。
供养如意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指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愿而言:与供具如意愿同。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
供养仪式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著者不详。据大日经以记供养之法式者。
供养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示诸尊以宝冠华鬘等供养本师大日如来之相。四曼中羯磨曼荼罗也。有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七十三尊。(参见:九会曼荼罗)
法供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名为法供养。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中略)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同注:「肇曰:如是等经,尽诸佛法身也。若闻斯经能信解护持宣示分别令大法增广者,名法之供养,养成法身也。」金光明文句二曰:「供养有二义:一财供养,可解。二法供养,佛说百千法门,随而修学,名法供养。」
【三藏法数】
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以前财供养无量功德,比今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名法供养。(利益众生、摄受众生,名法供养者,必因说法方能利益、摄受,即是以法供养如来也。代众生苦,名法供养者,因发大悲之心,方能代众生苦,亦是以法供养如来也。勤修善根,即是勤修善法也。菩萨业者,即菩萨所修之法也。)
【三藏法数】
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秘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