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内大臣
(1). 唐 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按 唐 制,两枢密使、左右中尉称内大臣。”
(2). 清 制,选 满洲 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漢語大詞典》:耸卫(聳衛)
肃然侍卫。耸,通“ 竦 ”。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南郊乐章·休成乐·帝还便殿》:“肆序輟度,肃礼停文。四金耸卫,六驭齐轮。” 南朝 梁 沈约 《梁宗庙登歌》之六:“繁祉具膺,八神耸卫。”
分類:肃然侍卫
《漢語大詞典》:防侍
防备侍卫。《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朕将亲侍龙舆,奉诀陵隧。诸常从之具,悉可停之。其武卫之官,防侍如法。”
分類:防备侍卫
《漢語大詞典》:诃殿(訶殿)
古代官员出外时的一种仪式。侍卫大声呵呼,以示威严,称为诃殿。
《漢語大詞典》:诸率(諸率)
古代官名。太子的侍卫。旧唐书·舆服志:“武弁,平巾幘……领左右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戍流内九品已上服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诸率:“自 秦 汉 始有诸率,以为东宫禁衞, 晋 始置五率,歷代因革不常,遂分左右也。”
《漢語大詞典》:鹰狗总统(鷹狗總統)
清 代职掌鹰狗处的官吏。由侍卫兼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鹰狗处:“有吾宗室 琅巖 侍衞 萨彬图 者,素好与文士交,及兼鹰狗总统,因书鹰狗处少卿衔帖,投刺於翰苑家,众争笑之。”
《漢語大詞典》:镇殿将军(鎮殿將軍)
古时朝廷新年朝会时立于殿角的武装侍卫。选身躯高大者担任。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正旦大朝会,车驾坐 大庆殿 ,有介胄长大人四人立于殿角,谓之‘镇殿将军’。”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汉:“国朝镇殿将军,募选身躯长大异常者充。”
《漢語大詞典》:扎也
女真语。侍从,侍卫。金史·徒单合喜传:“ 合喜 魁伟,膂力过人,一经闻见,终身不忘。 天辅 间,从 金源郡王 娄室 为扎也,甚爱之。”金史·忽覩传:“选诸猛安富人子弟为扎野,规取财物。”
《漢語大詞典》:押纛
执掌大旗的旗手。古代仪仗侍卫之一。金史·仪卫志上:“ 天眷 法驾人数……押纛二人,押衙四人。”
《国语辞典》:总统府(总统府)  拼音:zǒng tǒng fǔ
我国国家元首的办公处。内设三局、机要室、侍卫室、公共事务室、人事处及会计处。置资政若干人、正副秘书长各人一、参军长一人;并设国策顾问、战略顾问等。中央研究院、国史馆、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亦隶属总统府。
《漢語大詞典》:豹尾枪(豹尾槍)
用豹尾装饰的枪,为天子侍卫所执。《清会典·銮仪卫·卤簿》:“豹尾枪,长一丈一尺七寸,刃长一尺五寸,冒以木,黄油绘行龙,銎鏤垂云文,下缀朱釐,垂鐶悬豹尾,长三尺三寸,柄长九尺五寸,制如戟。”
《漢語大詞典》:貔环(貔環)
古代宫廷侍卫刀上环形饰物的一种。隋书·礼仪志七:“ 后周 警卫之制……左右宗侍,陪左右前侍之后,夜则卫於寝庭之中,皆服金涂甲,左执豹环,右执貔环长刀,并金涂饰,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於左右骑侍之外。”
《漢語大詞典》:捧日营(捧日營)
唐 宋 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 宋 李元纲 厚德录:“﹝ 王达 ﹞应募为兵,以选入捧日营凡十餘年。”《水浒传》第七九回:“﹝ 杨太尉 ﹞於御营司选拨二将,就於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箇上将去助 高太尉 杀贼。”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捧日
《漢語大詞典》:禁旅八旗
清 代驻防京师的八旗兵。有领侍卫府(统辖亲军)、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又有 圆明园 八旗护军营)、八旗步军营、内府三旗、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等。
《漢語大詞典》:龙禁尉(龍禁尉)
皇帝禁中侍卫。红楼梦第十三回:“ 戴权 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名龙禁尉缺了两员……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歷来。’”